清清滇黔韻·黔東南之旅·雷公坪·雷公劈山山成坪
苗嶺山脈東段的雷公山,位于貴州省東南部,主峰距雷山縣城32公里。群峰綿亙,重巒疊嶂,溝谷縱橫,森林密布。山頂雷公坪呈平臺形,有一水井,水沒過膝,終年不涸,稱為“天井”。這里氣候獨特,時雨時晴,夏季陰天較多,氣溫較低,宜于避暑。冬天,當山腰和山下冰封雪飄,或冷雨濛濛時,山頂卻往往開朗放晴。
當地苗族人民傳說,雷公坪是雷公天斧劈成的。古代,雷公坪像根插上天空的柱子,山頭住著“嘎波”(蛤蟆精),天上住著“喝”(雷公),“喝”經常欺負“嘎波”。日子一久,“嘎波”看透“喝”的本領,只會大吼大叫,就不再害怕“喝”。“喝”心頭冒火,舉起天斧向“嘎波”砍來。他連砍三板斧,“嘎波”都機靈地跳開了。“嘎波”屙出一股尿,倒使“喝”摔了一跤,把地蕩成了一塊又長又寬的坪子。“喝”的三板斧在山里劈出一塊大坪坪,“嘎波”那一泡尿變成一股終年不斷的泉水。人們就把這里取名“雷公坪”。“喝”丟了丑,收心回天上去了。后來“嘎波”變成一個苗家后生,修溝挖塘,建房造屋,把苗家人請上雷公坪居住下來。他還帶領大家開荒造田,犁田打耙,閑時吹笙踏月。人們都敬重他,叫他“嘎波王”(蛤蟆王)。他的好心感動了“山爺”(山神),“山爺”就賜給“嘎波王”居住的雷公坪一種獨特的氣候:冬天出太陽,可單衣薄褲過冬;夏天降雨水,可光身赤膊淋浴。
上一篇:浩浩燕趙歌·滄州之旅·封氏墓群·集族而葬士宦墳
下一篇:朗朗齊魯月·濟南之旅·玉函山·青鳥棲居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