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贛東之旅·讀書巖·曾鞏夜讀“天書”
曾鞏讀書巖,在南豐縣城南門外的紅石山上,是一個半圓形的巖洞,相傳為曾鞏幼年苦讀之處。
曾鞏(1019—1083),江西建昌軍南豐人,后居臨川,為宋代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史稱他“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二十歲以后,其文才受到歐陽修的賞識,后與蘇軾一齊中進士。他還向歐陽修推薦過他的好友王安石。曾鞏的散文以議論見長,立論精策,說理透辟而曲折,如《上歐陽舍人書》等,成為后代如桐城派諸大家方苞、姚鼐等人學習的楷模。有《元豐類稿》五十卷。曾鞏的文才為什么好呢?除了“家世為儒”之外,就在于他從小好學。如今他家鄉還流傳著他讀書學習的傳奇故事。
據說曾鞏年青時即文名遠揚,當地有一趙員外聽說他讀的是九天玄女送的“天書”,就派人去偷來給他兒子讀,使他也有點出息。可是曾鞏在讀書巖燈下讀書至深夜,偷書的人無法下手,直到雞叫后曾鞏閉目養神,此時,來人才偷走幾本書。誰知這書剛到了他兒子手中,他兒子就慘叫一聲,雙手僵直。趙員外把書搶下,卻馬上又好了,原來是他兒子怕老爺子逼他苦讀,故意制造了“天書凡人不能讀”的假象。趙員外還不甘心,特恭請曾鞏到他家來向他兒子傳授“秘訣”。曾鞏講了三條:一是酒肉少吃,先餓三天;二是每天三更起床,先喝一碗黃連水;三是到讀書巖下的洗墨池,多喝幾碗墨水,學問就會好。員外的兒子于是到洗墨池去喝水,不料腳一滑,摔下去了……
上一篇:清清滇黔韻·麗江之旅·瀘沽湖·普米人的藍寶石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贛東之旅·仙人洞·最古老的新石器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