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樓望鄉寄內》言情贈友詩歌
獨上江樓望故鄉,淚襟霜笛共凄涼。
云生隴首秋雖早①,月在天心夜已長。
魂夢只能隨蛺蝶②,煙波無計學鴛鴦。
蜀箋都有三千幅③,總寫離情寄孟光④。
這首詩是劉兼在四川榮州 (今四川榮縣)作刺史時所作。在作者眼中,榮州是“黃茅莽莽連邊郡”的“荒僻”之地,而他卻“荒郡淹留四載余”,“歸計未成頭欲白” (均引自劉兼詩) 。游宦他鄉,淹留牢落,這種境遇決定了他的詩大多都是用一種凄涼的筆調來寫故鄉親人之思。《江樓望鄉寄內》便是較出色的一首。從詩題便可見,這首詩是由兩方面內容所構成的,即望鄉與寄內,但二者有主次之分,望鄉本身便是寄內的內容。
前四句寫江樓望鄉。“獨上江樓望故鄉”,首句直接入題,把望鄉之情先行托出,句首著一“獨”字,便把詩人江樓颙望時凄涼孤獨的心境標出。“淚襟霜笛共凄涼”,寫望鄉所聞所感。耳聞霜笛,泣涕滿襟,主觀心境與客觀環境共同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云生隴首秋雖早,月在天心夜已長”這兩句寫望鄉之所見及季節、時間。“云生隴首”與 “月在天心”從大小兩方面為望鄉構成了一個蕭瑟清冷的背景,使江樓望鄉之形象更具體更鮮明了。前四句的江樓望鄉,主要是向妻子訴說環境和心境的 “凄涼”,把心中的苦處向親人訴說,這對感情是一種莫大的安慰。
前半首通過聽、見等角度把望鄉的內容寫足了,下面轉入寄內,直接抒發對妻子的思念情懷。
“魂夢只能隨蛺蝶”,這一句寫想象,即唐詩 “蝴蝶夢中家萬里” (崔深《春夕旅懷》 ) 的意思。想家而不能歸家,騷動的情思便在夜里隨著夢中的蛺蝶飛回家中。“煙波無計學鴛鴦”,是寫蛺蝶雙雙,鴛鴦成對,要是能像鴛鴦一樣在一起相親相愛該多好! 但可惜煙波阻隔,無法實現。這兩句在表達上較有特色,它用魂夢隨蛺蝶,煙波學鴛鴦的活潑生動的形象來表達向往相聚相親的感情,生動而含蓄。且兩分句中分別介入 “只能”、“無計”兩個副詞,加強了主觀感情色彩,把那種雖然感情上極想達到而客觀上又無法達到的矛盾痛苦給突現出來了。這與他淹留難歸的實際處境是相聯系的。
“蜀箋都有三千幅,總寫離情寄孟光”。思情無限,而歸計難成,那么唯一的辦法便是用書信來抒發感情了。由于關山阻隔,“錦書其奈隔年光” (劉兼) ,連用書信交流感情的機會都很稀少。“三千幅”,多么夸張的言語! 又是多么熾熱而深沉的情語! “寄孟光”,詩人把妻子比作孟光,自然使人聯想到他和妻子在一起時的那種舉案齊眉、相愛和諧的生活。“蜀箋三千幅”! 該有多少知心話要傾吐呀,但詩人沒有具體去寫,而用 “離情”二字把它概括了。“離情”,其內涵是豐富的,究竟有哪些內容,讀者自可體味。且“離情”在章法上把 “寄內”與 “望鄉”聯系起來,使二者融成有機的整體,起到了挽收全詩的作用。
這首詩,調子雖然是凄涼的,但感情纏綿熾烈。在藝術上,用虛詞 (如“雖”、“已”、“只能”、“無計”等)呼應,一氣流走,讀之有蕩氣回腸之感。
注釋
①隴首: 山頭。②化用莊周夢中化蝶的典故。③蜀箋: 即蜀錦做的信箋。④孟光: 東漢隱士梁鴻的妻子,她是古代賢德敬夫的婦女的典型。
上一篇:《江城子》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沁園春》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