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1。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少許勝后人多多許。
【校記】
1.宋,《全唐詩》一作“子”。
2.煙,《全唐詩》一作“風”。
【箋釋】
[三閭廟] 指屈原廟。王逸《楚辭章句》卷一:“屈原與楚同姓,仕于懷王,為三閭大夫。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大清一統志》:“三閭廟,在長沙府境內,號三閭大夫祠。”《水經注》卷三八“湘水”:“汨水又西,為屈潭,即汨羅淵也。屈原懷沙自沈于此,故淵潭以屈為名。昔賈誼、史遷皆嘗徑此,弭江波,投吊于淵。淵北有屈原廟。”《括地志》:“故羅縣城在岳州湘陰縣東北六十里,春秋時羅子國,秦置長沙郡而為縣也。按,縣北有汨水及屈原廟。”即在今之湖南汨羅縣。
[沅湘] 《楚辭·九歌·湘君》:“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
[日暮] 《楚辭·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蕭蕭] 象聲詞,雨聲、風聲等。《楚辭·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劉向《九嘆》:“秋風瀏以蕭蕭。”楓樹林,阮籍《詠懷詩》:“湛湛長江水,上有楓樹林。”
【輯評】
《重訂唐詩別裁集》卷一九:憂愁幽思,筆端繚繞。又:屈子之怨,豈沅湘所能流去耶?發端妙。
《峴墉說詩》: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種悲涼感慨之氣,五絕中此格最高。
《詩境淺說》續編:前二句之意,與少陵詠《八陣圖》“江流石不轉”,皆詠昔賢遺恨,與江水俱長。因前二句已質言之,故后二句僅以秋聲楓樹,為靈均傳哀怨之聲,其傳神在空際。王阮亭《題露筋祠》詩“門外野負開白蓮”,不著跡象,為含有懷古蒼涼之思,與此詩同意。
上一篇:《早行寄朱山人放》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夜發袁江寄李潁川劉侍御時二公留貶在此》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