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民歌·襄陽樂(選四首)·其一》原文與賞析
朝發襄陽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
《襄陽樂》屬南朝樂府中的西曲,即南朝時荊楚一帶的民歌俗曲,也稱《襄陽曲》?!断尻枠肪徘?,據載為南朝宋隋王劉誕所作。宋朝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引南朝陳釋智匠撰《古今樂錄》稱:“誕始為襄陽郡,元嘉二十六年仍為雍州刺史,夜聞諸女歌謠,因而作之。”
《襄陽樂九曲》是愛情的組歌。這第一首描述的是三春佳日在襄陽城外的大堤上青年男子與妙齡少女邂逅相逢的情景。
“朝發襄陽城,暮至大堤宿。”這前兩句概述了春游的路線和地理背景。古襄陽城位于今湖北省襄樊市區,從春秋時期始即為荊楚重鎮,不僅商貿繁榮,人口眾多,而且風光綺麗。唐代的孟浩然曾有“山水形勝地,襄陽美會稽”(《登望楚山最高頂》) 的贊美。城垣北臨漢水,碧波縈帶,南望峴山,崗巒連綿,當時可供游樂的景觀就很多:城南有東漢襄陽侯習郁經營的園林——高陽池館,城西有諸葛亮的隆中故居和漢代古剎廣德寺,城東南鹿門山有東漢的萬壽寺。但是,最吸引少年郎的卻是那四十余里的城周的大堤。“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暖” (李白 《大堤曲》),“江城回淥水,花月使人迷” (李白 《襄陽曲》)。每當花芳水暖的佳時,大堤就成為向往的游樂園?!澳褐链蟮趟蕖?中一個“宿”字反映出大堤使人流連忘返的魅力。
“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這后兩句是在良辰美景中推出了佳人。原來這大堤還是荊襄美女薈萃的勝地,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天堂。特別是“花艷驚郎目”一句,展現出女美花好、花人合一的藝術境界,活畫出少年郎在理想的異性面前驚魂動魄、目怔神移的情態。少女多嬌,少男多情,將演出多少賞心樂事!“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歌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a href="http://m.tenkaichikennel.net/shiji/liuyux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劉禹錫這首描寫夔州大堤的《踏歌行》有助于我們欣賞本歌時擴展藝術想象。
這首歌在藝術形式上的突出特點是采取了綠葉扶紅花的結構技巧和畫龍點睛的煉字方法。前三句輕描淡寫,最后一句重彩濃抹,描繪出女美男驚的特寫鏡頭,裝點了人間春色。特別是以一個“驚”字,成功地活畫出少年郎迷醉的眼睛,同時又側面顯現了少女的花容月貌。這種煉字功夫,在民歌體的詩作中是比較少見的,不妨說,是一個“驚”字寫活了這首歌。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大子夜歌·其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子夜四時歌·夏歌·其七》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