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貶夜郎》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新唐書》卷二百零二《文藝中·李白傳》:“安祿山反,轉側宿松、匡廬間,永王璘辟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當誅。初,白游并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會赦,還尋陽,……”又,元王伯成著雜劇《李太白貶夜郎》今存元刊本。
【釋義】李白因曾參加永王璘的幕府而得罪,差一點被誅殺,由于郭子儀的救助才得以免死罪而流放夜郎。而王伯成雜劇則作了改動,寫李白是因得罪楊貴妃而貶官夜郎。元劇常改寫歷史事實,亦不足為怪。元劇中用此典比喻貶謫。
【例句】我若不斟量,又只怕李太白貶夜郎。(王實甫雜劇《四丞相高會麗春堂》第四折〔得勝令〕)因朝廷來人宣旨,完顏很怕又給他帶來貶官的壞消息。
上一篇:元曲典故《李白捉月沉江》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李老君藥爐》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