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大衛(wèi)·李嘉圖所著。本書在作者生前共出了3版,以后作為定本流行的也就是1821年出版的第三版,此中文版本就是根據(jù)第三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原版是由郭大力、王亞南在解放前翻譯,此書是1962年北京編譯社參照英國劍橋大學1951年出版的斯拉法所編的《李嘉圖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較訂后重版印行。李嘉圖這部劃時代的科學名著,初版于1817年,最后修訂于1821年。全書共分32章。但如馬克思所說,他的全部理論已經包括在前6章中了,在前6章中,基本的原理部分又集中在頭兩章即論價值和論地租,無論是獨創(chuàng)性還是見解的統(tǒng)一性、集中性、深刻性,這兩章都給了我們理論上的滿足。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別是,論礦山租金、論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論工資、論利潤。第七章以后的各章,僅是前6章的復述、說明、應用和補充,沒有什么新的發(fā)展。本書在經濟科學上的主要功績,是李嘉圖作為古典經濟學的完成者,對于價值決定于勞動時間的原理作了比較透徹的表述和發(fā)展,奠定了勞動價值學說的初步基礎,并在這一基礎之上著重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分配問題,發(fā)現(xiàn)了工人、資本家、土地占有者之間經濟利益上的對立,從而初步找到了階級矛盾與階級斗爭的經濟根源。
上一篇:《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敦煌變文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