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巴拉克·奧巴馬
我們的征途從來沒有捷徑,從來沒有退而求其次。而這條道路不屬于懦夫,不屬于好逸惡勞的人,不屬于貪圖名利的人。
【演講詞】
同胞們:
我今天站在這里,深感面對使命的重大,感謝你們賦予的信任,緬懷我們先輩所付出的代價。我感謝布什總統對國家的貢獻,以及感謝他在整個過渡過程給予的慷慨合作。
至今,已有44位美國總統宣誓就職。宣誓時,有平靜似水的和平繁榮時期。但是間或,誓言也常在烏云和暴風雨的危難中響起。在這樣的時刻,支撐美國勇往直前的不僅僅是執政者的遠見卓識,還有美國人民對先輩理想的信仰執著,對立國理念的忠貞不渝。
先輩如此,我們這一代美國人也必須如此。
眾所周知,我們目前處在危機之中。我們國家正在與暴力和仇恨織就的廣泛勢力展開斗爭。由于一些人的貪婪和不負責任,由于我們作為一個整體,未能痛下決心讓美國作好迎接新時代的準備,國家的經濟受到了嚴重削弱。如今,住房沒有,就業減少,企業破產;醫療費用過高,教育質量令太多的人失望;而且,每天都有新的證據顯示,我們使用能源的錯誤方式壯大了敵對勢力,威脅著我們的星球。
這些都是危機的跡象,可以通過統計數據和數字加以證實。危機不易衡量但同樣嚴重的是,舉國上下的信心在動搖。這是一種時刻縈繞的恐懼感,認為美國的衰落不可避免,下一代必須降低目標。
今天,我要告訴國民,我們面臨的挑戰真實存在。挑戰多而嚴峻,難以在短期內輕易解決。但是,美國人民,請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征服。
我們今天齊聚于此,因為選擇了希望而非恐懼,選擇了齊心合力而非分歧對立。
就在今天,我們宣告,不再發出無謂的抱怨,不再作出虛假的承諾,不再批評指責,不再信奉成規舊條,因為長期以來,這些行為制約了美國政治的發展。
美國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國家,但借用《圣經》的話說,現在是該甩掉幼稚了。當前要做的是重拾永恒的精神,創造更美好的歷史業績,繼承代代相傳的珍貴權利和崇高信念,即上帝賦予眾生平等,眾生自由,人人皆應充分享有追求幸福的機會。
在我們重申美國偉大的同時,也深知這種偉大絕非上帝賜予,而是努力奮斗的結果。我們的征程從來沒有捷徑,從來沒有退而求其次。而這條道路不屬于懦夫,不屬于好逸惡勞的人,不屬于貪圖名利的人。這條道路屬于冒險者,實干者,創造者。有些人名揚天下,但更多的民眾在埋頭苦干。正是他們引領我們在漫長而崎嶇的道路上跋涉,走向繁榮和自由。
為了我們,他們收拾起簡陋的行囊,遠涉重洋,追求新的生活。
為了我們,他們在工廠辛苦勞作,在荒蕪的西部勤奮拓荒。他們忍辱負重,勤勞耕耘。
為了我們,他們在康科德、葛底斯堡、諾曼底和溪山等地奮戰捐軀。
為了我們能過上更幸福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先輩歷盡艱辛、無私奉獻、不辭勞苦直至雙手傷痕累累。在他們的眼中,美國的利益高于個人理想的總和:超越了出身、財富和派別的差異。
今天,我們繼續行進在這未竟的征程上。美國仍然是地球上最繁榮、最強大的國家。與危機爆發時相比,美國勞動者的創造力并未減弱。我們的商品和服務一如上個星期、上個月乃至去年一樣廣受歡迎。我們的能力絲毫無損。但是,我們固執己見、保護狹隘利益和優柔寡斷的時代確實一去不復返了。從今天起,我們必須振作精神,重整旗鼓,再度著手重塑美國的輝煌。
無論我們把目光投向何處,都有工作在等待著我們去完成。經濟形勢要求我們果斷、快速地行動,我們將不辱使命——不僅要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而且要為下一輪的經濟增長打下新的基礎。我們將建造道路和橋梁,架設電網,布設電子通信網絡。我們將恢復尊重科學的傳統,利用高新技術的超常潛力提高醫療保健質量并降低成本。我們將利用太陽能、風力和地熱為車輛和工廠提供能源。我們將改革中小學和高等院校制度,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這一切我們都能做到,這一切我們必將做到。
說到這里,有人質疑我們的理想是否過于遠大——他們說,我們的體制無法承擔過多的宏偉計劃。他們的記憶太過短暫了。因為他們忘記了這個國家曾經創造的輝煌,忘記了當共同目標佐以想象力,當迫切需求助以勇氣,自由的民眾就能爆發出無窮的創造力。
那些冷眼旁觀的人沒有認識到現實已經發生了變化——那些長期以來空耗我們精力的陳腐政治觀點已經過時。我們今天提出的問題不是我們政府大小的問題,而是它是否有執行力——它是否能夠幫助人們找到報酬合理的工作,是否能夠為他們提供費用適度的醫療保障服務,是否能夠確保他們體面退休。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就要向前推進。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我們就得選擇終止。作為公共資金的管理者,我們必須承擔責任——合理支出,摒棄陋習,磊落辦事——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恢復民眾對政府的至關重要的信任。
我們面臨的問題并非市場力量的好壞。它創造財富和推廣自由的能力無與倫比,但此次危機提醒我們,如果缺乏有效監管,市場就有可能失控;如果偏袒富裕階級,一個國家的繁榮就不可能持久。一直以來,國家經濟的成敗不僅取決于國內生產總值的規模,也取決于繁榮富足的覆蓋范圍,取決于我們向所有積極肯干的人提供機遇的能力——不是出于慈善之心,而是因為這是實現共同利益的可靠途徑。
就共同防御而言,我們認為安全與理想并非不能兩全。面對我們難以預料的兇險,先輩們起草了一份確保法制和人權的憲章,后世子孫以熱血完善著憲章的內容。那些理想光芒仍然照耀著世界,我們不會為了眼前利益而放棄這些理想。因此,對于所有在今天參與就職典禮的民眾和政府,無論是在大國的首都還是我父親出生地的小村莊,我想讓他們知道:對于每個追求和平與自尊的國家和個人,美國都是他們的朋友,我們愿再次領導大家踏上征程。
回想我們先輩在傲然面對法西斯主義時,憑借的不光是導彈和坦克,還有堅定的同盟和永恒的信念。他們明白,我們單憑實力無法保護自己,我們也不能依仗實力為所欲為。相反,他們知道,如果謹慎利用,我們的實力就會增強;我們的安全源于我們事業的正義性,源于我們榜樣的感召力,源于謙卑和克制的態度。
我們知道,美國的多元傳統是一種優勢,而非劣勢。我們的國家有基督徒和穆斯林,有猶太教徒和印度教徒,還有無宗教信仰者。正因為受到了地球每個角落的每種語言和文化的影響,美國才成長為今天的模樣。正因為飽受內戰和種族隔離之苦,正因為那樣的黑暗年代把我們磨礪得更加堅強而團結,我們才由衷地相信,宿仇終有一天會煙消云散;族群的界限將很快消失;隨著世界越變越小,我們共同的仁性將得以彰顯;美國必須發揮應有的作用,開辟一個和平新紀元。
對于貧窮國家的人民,我們承諾將與你們攜手并肩,讓你們的農田豐收,讓清流奔涌;讓饑餓的身體得以飽食,讓饑渴的心靈得到滋養。對于像我們一樣相對富裕的國家,我們要說,我們不能再對本國邊界以外的苦難無動于衷;我們也不能再毫無顧忌地消耗全世界的資源。世界變了,我們必須與時俱進。
當我們展望未來的道路,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感激一些勇敢的美國人。此時此刻,他們正在偏僻的荒漠和遙遠的群山中巡邏。他們在向我們訴說著什么,正如同長眠于阿靈頓國家公墓的英雄們在漫長歲月中的喃喃低語,我們之所以敬重他們,不僅因為他們是自由的守衛者,也因為他們代表著獻身精神、體現了超越個人追求遠大理想的意愿,然而,在這一刻,在決定一代人命運的一刻,我們所有人必須具備的恰恰是這種精神。
盡管政府能夠承擔和必須承擔眾多責任,但這個國家最終離不開美國人民的信念和決心。正因為有著海納百川之心,正因為有著工人們寧可削減自己的工時也不愿看到朋友失業的無私精神,我們才得以撐過最慘淡的時期。是消防隊員沖上濃煙滾滾的樓梯時的無畏精神,是父母撫育子女時的任勞任怨——這些最終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我們面臨的挑戰也許前所未聞。我們應對挑戰的手法也許是全新的。但是,我們依靠的取得成功的價值觀從未改變——勤勞與誠實、勇敢與公平、寬容與求知、忠誠與愛國,這些觀念歷久彌新。在整個歷史進程中,它們是無聲的進步力量。因此,我們迫切需要重拾這些真理。我們現在必須開創一個負責任的新時代,讓所有美國人認識到:我們肩負著對自身、對國家、對全世界的責任;我們并非勉強接受,而是欣然地主動承擔,堅信沒有什么會比全身心地投入艱巨的工作更令人精神愉悅,更能磨練我們的品格。
這是公民的義務與承諾。
這是我們信心之源——我們知道上帝召喚我們把握未知的命運。
這是我們的自由和信條的意義所在:為什么所有種族和所有信仰的男女老幼都可以歡聚在這片寬闊的土地上;為什么一個人在不到60年前還可能被本地餐館拒于門外,如今他的兒子卻能站在你們面前宣讀最神圣的誓言。
因此,讓我們銘記這一天,記住我們是怎樣的人,記住我們走過了怎樣的漫漫長路。在美國誕生的那一年,在最寒冷的日子里,為數不多的愛國志士擁坐在冰河岸邊,身旁的篝火即將熄滅。首都已經失守。敵人步步逼近。雪地上血跡斑斑。在革命何去何從,結局最難以預料的時刻,我們的國父下令向眾人宣讀如下文字:
“讓我們告訴未來的子孫……在這隆冬時節,萬物蕭索,唯有希望和勇氣尚存時……共同的危險讓這座城市和這個國家猛醒,奮起迎戰。”
同胞們,面對我們共同的危險,在這個困難重重的寒冬,讓我們記住這永恒的誓言。讓我們滿懷希望和勇氣,再次勇敢地趟過冰冷的水流,頂住所有來襲的風暴。讓我們的子孫世代銘記;在面臨考驗的時候,我們不曾屈服,我們不曾畏縮,也不曾徘徊;我們心懷信仰,勇往直前,沐浴著上帝的恩澤,繼承著自由這一厚贈,并把這些完好無損地傳給后世。
【鑒賞】
這篇演講詞的開端,奧巴馬以“危機”、“暴力”、“仇恨”這樣的語詞來表達他對未來的美國形勢的研判,這樣的研判也意味著奧巴馬即將開始的總統生涯的巨大挑戰。緊跟著,奧巴馬將擺在美國人民面前的困境、期待轉而演繹成對美國夢的闡釋,這是歷經多少艱難才締造了自由、正義、和平的國家,因此美國政府將沿著前輩的道路繼續為謀求國民的幸福而奮斗。當奧巴馬以“理想仍然照亮著世界”的話語來撼動聽眾的時候,他的語言就像熱力四射的陽光,霎時間感動了所有在場的人,甚至包括奧巴馬自己。所以我們很能夠理解,奧巴馬演講的結尾,他會動情地吟詠道:“讓我們告訴未來的子孫……在這隆冬時節,萬物蕭索,唯有希望和勇氣尚存時……共同的危險讓這座城市和這個國家猛醒,奮起迎戰。”奧巴馬讓每個聽眾堅信,美國會更加堅定地按照前輩的信念去建設一個消除危機的更加美好的國家。
就在奧巴馬2009年就職典禮舉行的當天,由于受到蘇格蘭皇家銀行全年可能虧損420億美元、美國美洲銀行第四季度巨虧和可能進一步裁員等負面消息的影響,紐約股市急挫4%,跌破8000點。美國金融危機逐漸導致美國經濟疲軟,無論從持續的時間上、還是從衰退程度上都超過二戰以來美國所發生的兩次最大的經濟衰退,因此奧巴馬的執政在相當程度上體現著拯救美國經濟的重責。溯源歷史,我們會更加感受到奧馬巴就職演講中所呈現的特定政治內涵、文化背景及多維語意,還能體會到其是如何將政治目的與復雜權力之間的關系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情感至深、內涵曠遠的語言磁場。
從演講的布局而言,奧巴馬采用的是常見的先抑后揚的手法,但是與眾不同的話語細節無疑大大增進了他演講過程的澎湃氣勢,很容易讓人想起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這樣的夢在奧巴馬就職時再一次在美國人的精神時空中響起,完美地體現了奧巴馬演講中滲透始終的美國精神。
巴拉克·奧巴馬是美國民主黨籍政治家,第44、45任美國總統。他于2008年初次當選美國總統,并于2012年成功連任,是美國第一位非裔總統。1961年8月4日,奧巴馬出生于美國夏威夷州火奴魯魯,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分別在印尼和夏威夷度過。1991年,以優等生榮譽從哈佛法學院畢業。1996年,當選伊利諾伊州參議員。2000年,競選美國眾議院席位失敗,后一直從事州參議員工作,且于2002年獲得連任。2004年,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因此成為全美知名的政界人物。2007年2月10日,他以結束伊拉克戰爭及實施全民醫療保險制為競選綱領的重點,正式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同年6月贏得民主黨初選,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主要政黨提名的非洲裔總統候選人,并于11月4日正式當選。就任總統后,他全面實施恢復美國經濟的經濟復興計劃,對能源、移民、公民醫療保健、教育、稅政等領域進行變革;軍事上主張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并向伊斯蘭世界表示友善而非以武力相伴,還和核武大國俄羅斯簽署削減核武器的《布拉格條約》。2009年10月9日,獲得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
毫無疑問,在這篇就職演講中,我們可以感到無論是文稿的整體布局,還是演講言辭的融情達意,或是激情澎湃的語詞表達,都可謂精深獨到,不得不令人拍手稱快。難怪香港資深媒體人梁文道曾稱贊說,“奧巴馬的勝利是修辭學的勝利”。的確,在這篇溢于言表、回腸蕩氣的演講詞中,奧巴馬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對照、擬人、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調動了聽眾回首慨嘆、鑄造未來的情感脈弦,特別是使人們對歷經艱苦卓絕時代的先賢的崇高敬意變成努力迎接未來挑戰的堅定決心。奧巴馬由此開啟了美國人對新一任總統的期待之夢,也對自己即將要履行的責任表現了斗士般的豐富內在情感。
上一篇:[中國]馮玉祥《在中國學生歡迎慶祝會上的演說》
下一篇:[日本]井植薰《造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