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七國志》簡介|鑒賞
又名《前七國志孫龐斗智演義》、《孫龐斗智演義》,二十回,“吳門嘯客”撰。吳門嘯客,其生平未詳。此書現(xiàn)存崇禎刊本。又《新鐫全像孫龐斗智演義》,凡二十卷,每卷一目,共二十目,不另標回次,題“吳門嘯客述”,有“望左人序”,圖30頁,刻工極細,題“項南州刻”。正文每半頁9行,每行20字。日本內(nèi)閣文庫收藏。日本內(nèi)閣文庫又藏有別本一部,版式內(nèi)容與前書同,但多一“序”為崇禎丙子(1636)“戴氏主人書于挹州山房”。又多“同年錚城居士”跋,當即為崇禎九年(1636)所刊。又有嘯花軒刊本《前后七國志》之一《前七國志孫龐斗智》,四卷二十回,無圖,康熙五年(1666)序刻,藏大連圖書館。文和堂刊本《孫龐演義——新編批評后七國樂田演義合刊》四卷二十回;宏德堂刊本《前七國孫龐演義,后七國樂田演義》合刊,四卷二十回,北京圖書館藏。文秀堂刊本(《前后七國志》合刊之一),人民大學圖書館藏。致和堂刊本(《前后七國志》合刊之一《孫龐演義》)四卷二十回,康熙十八年刊,首都圖書館藏。古吳崇文堂刊本《孫龐演義》六卷二十回,上海圖書館、北京師大圖書館皆有藏本。
小說敘七國稱雄時,燕國大將孫操與燕丹公主結婚生有三子,即孫龍、孫虎、孫臏。孫操伐秦被白起劫營全軍覆沒,敗回燕國受革職巡視四門的處分。幼子孫臏不忿,決心赴云夢山水簾洞鬼谷子處學藝。走到潼關朱仙鎮(zhèn)遇魏國龐涓也赴云夢山學藝。龐涓是魏國首都宜梁城染房主龐衡之子。龐衡因冬天把水拋在街上,結成寸冰,險些摔倒丞相鄭安平之馬,因而被鄭安平責打二十大棍 。龐涓看到父親受此大辱而憤怒,打碎染缸,決心赴云夢山學藝,回來掌權改換門庭,以報此棍打之仇。二個相遇,由于都赴云夢山學藝而結義為兄弟。發(fā)誓做到“有書同讀,有藝同學”。孫臏的誓言結尾是“一有私心,天地鑒察,永為畜類”;龐涓的誓言結尾是“如有昧心,不得還鄉(xiāng),夜走馬陵道,亂箭射死,七國分尸。”上山之后,孫臏憨厚誠實,實心實意對待龐涓,真正實踐了自己的誓言。龐涓卻虛心假意,奸詐狡猾不斷的欺騙孫臏。一年后兩人比藝,孫臏學的陣法,龐涓都會,龐涓能擺的陣法,孫臏卻全不會。。
龐涓以為武藝已學成,辭別師傅下山謀官。孫臏雖也想下山回家,但受老母鐵杵磨針,大漢鑿山通眼的教育啟發(fā),又折回決心繼續(xù)留山學習。龐涓下山,根據(jù)孫臏介紹先到燕國見孫操,請孫操把他薦給燕王。燕王見他“鬼頭蛇眼,腦后見腮”,認為是“背義忘恩之徒”而借口“只用本邦人,不用外來賢士”而辭退。龐涓由燕到齊,見太師鄒忌,鄒忌因他“奸心顯露,無義之徒”而不用。龐涓無法,直接找齊王求用。齊王卻因龐涓說“住牛頭街,兔兒巷”觸犯名諱,要處斬刑,只是由于卜商說情才釋放。這時魏王正好來齊國,在途中把藏在橋下的龐涓抓住。鄭安平認出他是染房主龐衡之子而押回魏國下獄監(jiān)禁。魏王因隱藏辟塵珠由齊國逃回魏國,齊王派田忌領兵征魏。魏兵大敗,魏國出榜招賢抵御齊兵。龐涓自薦應召,打敗齊兵,活捉田忌。齊國投降,田忌被龐涓刮須抹粉羞辱回國。龐涓由于勝齊娶瑞蓮公主為妻,在魏封為武昌君、飛虎大元帥,立大言牌聲明要征服六國。鬼谷子徒弟尉僚弟子王敖斧辟大言牌,見龐涓,勸他聘用孫臏,始能征服六國。龐涓奏明魏王,令徐甲上云夢山請孫臏。鬼谷子令孫臏假死避龐,但徐甲被龐涓魏王逼迫三請孫臏,孫臏同情徐甲處境,無奈下山。
孫臏在校場比武勝了龐涓,龐涓妒心頓起,決心害死孫臏。他假令孫臏救火,同時向魏王誣告孫臏要領兵造反。魏王要斬孫臏,臨刑孫臏說有三卷天書,會幾門道法,六甲靈文,冤死可惜。龐涓改變主意,奏知魏王刖孫臏雙足,假意請求養(yǎng)在府中,實際是叫孫臏背寫天書,想騙天書到手再殺孫臏。幾天后由于廚師告密,孫臏知道了龐涓真實意圖,就假裝瘋魔欺騙龐涓。在瑞蓮公主壽誕之日,孫臏跑出花園裝瘋大鬧,眾官說情,龐涓無奈放出孫臏。由于孫臏在街上亂打眾官,被龐涓送進卑田院。龐涓又要害孫臏,朱亥聽說,報信給孫臏。孫臏叫朱亥躲百日三災,但在最后一日游園射死鄭安平之女,被鄭安平奏知魏王而關進監(jiān)獄。孫臏作法,袖了日月。魏國大赦,救了朱亥。龐涓火燒卑田院想害死孫臏,被朱亥救在家里。龐涓四次搜查朱亥府捉孫臏,都被孫臏識破,不但沒捉到孫臏,反而輸給朱亥許多金銀首飾。王敖報信,齊國派卜商到魏國救孫臏。 卜商到魏,在朱亥幫助下,用茶車盜走孫臏。
孫臏到齊住在魯王田忌府中,幫助田忌認辨靴魚,訓練田忌射箭贏了鄒忌。齊王知道孫臏多智,田忌把孫臏薦給齊王。孫臏領兵降伏袁達、孤獨陳、李牧,用他們?yōu)閷ⅲ积R王封為大元帥南平郡王。魯王田忌代孫臏向蘇代母親求婚,鄒忌亦為子求婚于蘇府,孫臏智敗鄒忌,與蘇代妹結婚。魏王知道孫臏到齊,命龐涓伐齊,龐涓卻挾趙伐燕。孫操被龐涓戰(zhàn)敗,命孫龍赴齊求救。孫龍在齊見孫臏,孫臏領兵圍魏救燕。龐涓回兵救燕,遇肖古達得七箭定喉書,想害孫臏不成,戰(zhàn)齊失敗。孫臏又戰(zhàn)退秦將白起、韓魏陽公主兩股救兵。龐涓無法。只得賄賂鄒忌并向齊王獻辟塵珠,才使齊國退兵。孫臏退兵回齊,為引誘龐涓出兵,裝死三年。
龐涓聽說孫臏死,又出兵伐齊。行至中途,又轉(zhuǎn)而伐韓,韓王無計退兵,打開上次孫臏留下的柬貼,寫有“孫臏不死、尚在齊國”八字,于是向齊王求救。魯王請齊王赦孫臏欺妄之罪,復命領兵對抗魏軍解除韓國之圍。在向韓國行軍中途,孫臏捉住押運糧草的魏公子畢昌。魏王令龐涓迎戰(zhàn)齊兵。龐涓被孫臏三次減灶退兵之計迷惑,誘至馬陵道,捉住龐涓,最后被七國分尸處死。孫臏歸燕,隱居石間山。
小說描寫的故事,早在宋元時代就是說話人經(jīng)常講述的熱門故事。羅燁編的《醉翁談錄·小說開辟》中就有“說征戰(zhàn)劉項爭雄,論機謀孫龐斗智”的記載。在元代《至治新刊平話》六種《新刊平話樂毅圖七國春秋后集》開頭有一段總結《七國春秋》前集故事的引言:“夫后(前)齊七國春秋者,說著魏國遣龐涓為帥,將兵伐韓、趙二國,韓、趙兩國不能當敵,即遣使求救于齊。齊遣孫子、田忌為帥,領兵救韓、趙二國,遂合韓、趙兵戰(zhàn)魏,敗其將龐涓于馬陵山下。有胡曾詠史詩為證: ‘墜葉蕭蕭九月天,驅(qū)羸獨過馬陵前。路旁古木蟲書處,記得將軍破敵年。’其夜孫子用計捉了龐涓,會六國君王斬了龐涓,報了刖足之仇。怎見得,有周曇詠史詩為證。詩曰: ‘曾嫌勝己害賢人,鉆火明知速自焚。斷足爾能行不足,逢君誰肯不酬君’。其時孫子排宴款待諸國君王,掛了七國元帥印,威霸諸國,就筵上致謝諸國君王。宴終諸國君臣將士各還本國。”其情節(jié)基本與《孫龐斗智演義》相似。可見此書是在元代平話《七國春秋》前集的情節(jié)文字基礎上改編加工寫成的。元平話《七國春秋后集——樂毅圖齊》中出現(xiàn)的主要人物鬼谷子、黃柏揚、王敖、肖古達、孫臏、袁達、孤獨陳、李牧、田忌、鄒忌也是《前七國志——孫龐斗智》中出現(xiàn)的主要人物的延伸和發(fā)展,由此也可間接證明《前七國志——孫龐斗智》是元平話《七國春秋前集——孫龐斗智》的改寫和加工。宋元平話中的《孫龐斗智》的情節(jié)最早的來源則是《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所寫的孫臏故事。
清道光十八年(1838)江蘇按察使設局查禁淫詞小說、道光二十四年(1844)浙江巡撫、學政等查禁淫詞小說及同治七年(1868)江蘇巡撫丁日昌查禁淫詞小說,所列書目中均有《前七國志》,注云“非《四友傳》”。
目 次:
第 一 回 潼關城白起偷營 朱仙鎮(zhèn)孫龐結義
第 二 回 白鹿擊涓大冰雹 鬼谷受臏假天書
第 三 回 魏王計賺辟塵珠 龐涓大戰(zhàn)宜梁道
第 四 回 田忌刮須歸本國 王敖斧破大言牌
第 五 回 金鑾殿孫臏來朝 演武場龐涓敗陣
第 六 回 金蘭契仇成削足 木盒歌曉諭裝瘋
第 七 回 百花園中冤孳箭 卑田院里祝融災
第 八 回 征魏國兩邦旗號 退燕兵百錠黃金
第 九 回 孫臏用計藏木柜 龐涓被屈受披麻
第 十 回 造紙人金蟬脫殼 抬頑石撥草尋蛇
第十一回 魯王兩次認靴魚 袁達一番遭陷井
第十二回 九曜山野龍納款 丞相府太尉退婚
第十三回 假新人華堂變臉 真小姐帥府聯(lián)姻
第十四回 廉剛命喪百翎關 龐涓身浸新河水
第十五回 賺齊師馬安屈死 擒韓后袁達回營
第十六回 駕席云馮驩絕技 私金印鄒忌讒言
第十七回 南平王埋名詐死 顏仲子觀柬詳詩
第十八回 張倩奴用風月賺 魏太子遭虎狼囚
第十九回 龐涓墜計誅皇甫 才茂錯刺出齊營
第二十回 踐誓分尸走馬陵 成功拂袖歸云夢
上一篇:《劉賓客嘉話錄》簡介|鑒賞
下一篇:《前定錄》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