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嬙*》簡介|鑒賞
軼事小說。 見于《西京雜記》卷二。這是一篇記述西漢歷史人物遺事的故事。王嬙即王昭君。有關(guān)她的事跡, 《漢書·元帝紀(jì)》、 《漢書·匈奴傳》和《后漢書·南匈奴傳》中都有記載,主要記述了漢元帝以王嬙賜嫁匈奴的史實。本篇所述則是在民間流傳的故事,其中增加的虛構(gòu)情節(jié),使小說更曲折, 更生動。
故事的主要人物王嬙,是一個品貌出眾、被漢元帝嫁給了匈奴的妃嬪。小說贊美了人物的高潔品格。作者先描述宮廷的黑暗及妃嬪爭寵求幸之狀說: “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接著,筆鋒一轉(zhuǎn):“獨王嬙不肯”。為此,她失去了得到皇上寵愛的機會,并被遠(yuǎn)嫁匈奴。通過對照手法,人物拒不屈身求寵的高傲性格,便鮮明有力地凸現(xiàn)出來。她臨行前被召見時,作者很自然地進(jìn)一步從元帝眼里來寫人物: “貌為后宮第一,善應(yīng)對,舉止閑雅。”寥寥幾筆,使人物更具光彩。一個本來可以深得寵幸的女子,寧愿召致厄運,也潔身自守, 誓不折腰。凜然正氣,一身傲骨,令人欽敬!她象絢麗的紅梅,迎寒怒放。昭君故事被后世詩歌、小說、戲劇等用作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題材,不是偶然的。
故事暴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丑惡本質(zhì),有很大的認(rèn)識價值。作者寫了漢元帝“案圖選美”的情節(jié)。妃嬪多得認(rèn)不清,他“案圖召幸之”;匈奴“求美人為閼氏”,他“案圖,以昭君行”:那手捧一張張美人圖,眨巴著雙眼挑揀的昏聵之態(tài),可以想見。作者要寫這個情節(jié),就得交代事情的原委——“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從側(cè)面反映了人物的荒淫。抓住這個情節(jié),又便于寫事件的發(fā)展——錯嫁了昭君,此恨難消, “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表現(xiàn)了人物的兇狠。作品篇幅雖短,但構(gòu)思精巧,人物性格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現(xiàn)。
本篇篇末提到的棄市畫工,具有姓名,并擅長描繪人物及飛禽走獸的形態(tài),說明西漢的繪畫藝術(shù)達(dá)到了很高的水平。
上一篇:《王嬌鸞百年長恨》簡介|鑒賞
下一篇:《王安石三難蘇學(xué)士》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