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循島※》簡介|鑒賞
出卷十。本篇取《聊齋》的《夢狼》篇重新結撰。從島上太守衙署前門標“清政府”三字,知本篇矛頭所指。所謂因循島,實際上是揭示清政府的因循守舊,固步自封,閉關鎖國,而項某在島上的所見所聞,正是日薄西山的清帝國的幻影。
本篇用象征手法,將島上省吏、郡守、邑宰描寫成專愛食人膏脂的狼群,它們分占各處,聲氣相通,隱賂多金,記功邀寵,在官之際,以好面目示人,出仕臨民,別有變相。作者借項某至苛縣為厲令幕客之所詢,揭示了當時貪官污吏的掌權經:“今日為政之道,尚言情理耶?吾輩辛苦鉆營,始得此一官一邑,但求上有佳名,不妨下無德政。直者曲之,曲者直之,逢迎存于一心,酬應通乎百變。上以為可,雖民無愛日之留,而朝有薦章之日矣;上以為不可,則民樂敦龐之化,朝天頌德之碑——國舍有甘棠,不及私門有幸草也。”這和《夢狼》說的“黜陟之權,在上臺不在百姓”的意思是一致的。這就是王韜所處的光緒年代的官場現形記,作者把今日世界用幻想形式加以表現,寓有強烈的批判鋒芒。但是作者認為政權腐敗皆由一批豺官狼吏所致,而島主則非狼,“主上仁慈”,只因這些豺狼“能幻化人形,詭計深謀,遂為所賺”,這就避開了問題的實質,開脫了罪魁禍首。而他的前輩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黃宗羲早已說過“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唐甄也認為“自秦漢以后,凡為帝王者,皆賊也”,大膽地抨擊了君主專制政治,兩百年后的接受過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的作者反而落到了后面,這就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與戰斗性。當然,作者將自己的感受,編織成志怪故事,借以表現晚清的官場,展示黑暗社會的現實畫面,他的剔膚見骨的描寫,他的辛辣尖刻的嘲諷,還是應該予以積極評價的。
上一篇:《咫聞錄》簡介|鑒賞
下一篇:《地下旅行》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