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聞錄》簡介|鑒賞
筆記小說集。清慵訥居士(乾隆嘉慶間人)撰。參見附錄小傳,十二卷,約二百四十五篇。自序稱:作者“資魯筆鈍,惟聞怪異之事,凡可做人鏡鑒、自堪勵策者則記而不忘。嘉慶二十二年(1817)夏,賦閑羊城(廣州),回憶以往見聞,記載成篇,月余成帙”。道光十二年(1832)刊本較早,通行的有“筆記小說大觀”石印本等。
本書倉卒成篇,缺乏文采,是一部以神道設教、因果報應為精神支柱, 旨在宣揚封建倫理道德的勸懲之作。觀念陳腐,見解淺陋,大多是重復忠孝、貞節、禁欲,戒殺等說教,在寫法上,雖然想要加強藝術性,但語言枯澀,缺乏想象,基本上仍是紀錄傳聞或事實。不過在同類作品中,還算較好的一部。
書中有一部分篇章具有一定的可讀性或參考價值。如《沙鍋先生傳》,以擬人的手法寫沙鍋與作者自己相依為命的情形,借以描寫作者的清貧生活和孤寂心情。這種“擬傳體”的形式,明中葉以來曾風行一時,多為游戲之作,清代則很少見。本書偶一為之,也可新人耳目。《三橋夢》篇寫夢入桑樹上的一個昆蟲王國,《蜂幻》篇寫夢中與蜂女聯姻,雖然也是前代作品的仿作,還有一定的想象力,說教也較少。還有一些作品是記載風土民情的。 《海鰍魚》篇寫渤海漁民撈捕大魚的驚險場面, 《普依祠》篇寫廣東年輕女子有“金蘭會”習俗。十個女子結拜后,往往要同時出嫁,甚至一死皆死。被認為是一種惡俗。這一類作品有一定的文獻價值。再如, 《麻瘋》寫關于麻瘋病人“過瘋”的傳說, 《飛云》寫廣東船妓騙人的伎倆,這些在《小豆棚》、《客窗閑話》、《夜雨秋燈錄》、 《遁窟讕言》等書中也各有記載,互相比較,可以看出故事演變的軌跡或不同作家對同一題材的不同處理,是研究故事或情節類型的重要資料。總之,書中收存的某些素材或民間傳說,在某些情況下還是大有用處的。與《咫聞錄》同類的作品,也大多如此,舉此可以例彼。
上一篇:《吳保安*》簡介|鑒賞
下一篇:《因循島※》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