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劉仲尹
鷓鴣天·樓宇沉沉翠幾重
樓宇沉沉翠幾重?轆轤亭下落梧桐。川光帶晚虹垂雨,樹影涵秋鵲喚風。人不見,思何窮,斷腸今古夕陽中。碧云猶作山頭恨,一片西飛一片東。
上片全寫秋季日暮景象,純然為一幅細致清麗的工筆畫。“樓宇”層層,掩映在翠綠的樹木叢中,顯得尤為深幽,故以疑問之句說“幾重”?接著點出節令特色,“轆轤亭下”,有梧桐落葉紛紛飄墜。“川光”兩句視界開闊,則為遠景。長虹倒映在河水中,似乎帶著粼粼暮光流去,那盡頭垂灑著細雨;碧樹投下濃濃蔭影,飽蘊秋意,而歸巢烏鵲的啼聲輕喚來陣陣秋風。這里,“垂”、“喚”二字下得頗精到,既直接呼應映照了前后的“虹”“雨”和“鵲”“風”,以申明“帶”、“涵”的形象意義;又渲染創造出特定的情緒氣氛,使表層的客觀景物含納著濃烈的深層主觀指向,暗暗為下片作勢。
過片移景為情,正面抒寫相思懷人的主旨,至此,始挑明上片諸般物象風光,皆“樓宇”上遠眺得見者。本有所念,再因物生感,遂重添一層憂慮:“人不見,思何窮?斷腸今古夕陽中!”戀人山水間阻,不知現正寄跡何方?“何窮”二字,直顯出女主人公懷人的一片癡心;“斷腸今古”則輕輕漾開一筆,打通時間的悠悠歷程,說明這種情感古今皆然,決不因年代銷蝕而有略微改變。那么,黯黯夕陽中默默獨對,她一己的哀傷便帶有普遍性,并超越她本人的短暫內容,進而擁載恒久的生命價值了。結拍以盡頭語難以為繼,也不必繼,故另起新意,仍從眼前所見,別生奇想,作情景交融之筆。“碧云猶作山頭恨”,就將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了,成為可以知聞見覺的東西,而它“一片西飛一片東”,不正象征著戀人各自懷著不得已的離別之“恨”,天各一方么?如此結束,使全篇趨于渺遠綿邈,也涂上沉摯婉曲的色調,教人回味無窮。
清人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三引元好問語,謂劉仲尹“詩樂府俱有蘊藉”;況氏亦稱其意境“或帶煙月而益韻,托雨露而成潤”。就本詞來看,二人之論是頗恰切的。此詞委婉清雋,確實盡得宋人風調。
上一篇:(金)黨懷英《鷓鴣天·云步凌波小鳳鉤》原文賞析
下一篇:(金)王寂《鷓鴣天·秋后亭皋木葉稀》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