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選自《禮記·檀弓下》。題目是后人所加。清林云銘《古文析義》說:“以政殺人,無異于刃。孟夫子比之率獸食人。《史記·王溫舒傳》云:其爪牙吏虎而冠。然則苛政一行,是縱百千之虎于城邑中擇人而食也,以城邑不可居,方戀戀于泰山之側。三世喂虎,還是為苛政所驅。究竟死于苛政耳。夫子戒小子之言,至今讀之,猶令人涕下,當日魯政不問可知矣。”清余城《重訂古文釋義新編》說:“文不滿百字,而其中有山有墓;有哭者,有聽者;有虎之猛,有苛政之更猛。無數景物,無數情態,洵簡練之至。”今人孫乃沅《古代短文選》說:“內容本寫孔子知禮。孔子的禮和統治制度聯系在一起,所以他主張‘禮治’;只有反對苛虐的統治,才能實現禮治。”北京師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究《古代散文選注》說:“反映了當時階級壓迫和剝削的慘重。文中所記孔子及子路的言行,未必是實有的,但它體現的思想,與孔子提倡‘仁政’而反對‘暴政’的主張完全一致。”此篇通過記述泰山之側一婦人家中,祖孫三代皆死于虎的故事,點出“苛政猛于虎”的主旨,有力地揭露了當時統治者對人民的殘酷剝削與壓迫。全篇僅八十余字,有背景,有人物,有問有答,更有由故事而自然得出的結論,層層寫來,文字簡勁生動。以虎患與苛政相類比,巧妙地取物喻理,新人耳目,出奇制勝。言簡意賅,含意深沉,為說理文的典范之作。
上一篇:《苕之華》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范張雞黍》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