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唐詩鼓吹》新詩鑒賞
唐詩選本,十卷,傳為金元好問編選,元郝天挺注。天挺字繼先,嘗受業于遺山,累官河南行省平章事,追封冀國公,謚文定,為元皇慶(1312~1313)間名臣,著述頗多。
此書選詩六百余首,以中晚唐人作品為主,中晚唐小名家如許渾(32首)、薛逢(22首)、陸龜蒙(35首)、皮日休(23首)、杜牧(32首)、李商隱(34首)、胡宿(23首)、譚用之(38首)等人入選作品最多。
書中入選均為七言律詩,可見兩宋以來隨著詩歌社會功用的加強,它在文人士大夫之間的人際關系上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而人情往來,贈答應酬最便當的還是律詩,因此大量的律詩選本出現,以供人們模擬。
此書與方回的《瀛奎律髓》是這個時期(宋末至元)兩個最著名的律詩選本。元選去取精嚴,唐律中的精彩篇章多能入選。元代趙孟頫認為元好問選此書是以“發比興之蘊”,并有通過選唐詩以寄抒自己亡國之痛的深意。趙氏并認為“世之學習者”通過閱讀、熟讀、揣摩這部分詩選就可以寫出“隱如宮商,鏘如金石”的好詩來。郝注以注典事為主,不枝不蔓,簡繁得當,并能援據史傳,以闡其精義。元選郝注相得益彰,宜如趙孟頫《序》中所言:“唐人之于詩美矣,非遺山不能盡去取之工,遺山之意深矣,非郝公不能發比興之蘊。”
此書最早約刊于至大元年(1308)。此本仍存于世,經萬歷間廖文炳補注,更名為《唐詩鼓吹注解大全》,郝注本遂晦。廖注本八卷,質量也不高,后經清初錢朝鼎、王俊臣、王清臣、陸貽典等重復刪改箋注,郝注本來面目益不可尋。其流行刻本還有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所刊《東巖草堂評定唐詩鼓吹》十卷,清朱三錫評訂,另有民國邢氏刻本《評點唐詩鼓吹》十六卷,吳汝綸評點。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韋莊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司空表圣詩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