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倚門
【出典】 《戰國策》卷一三《齊策六》:“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王出走,失王之處,其母曰:‘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處,女尚何歸?’”
【釋義】 戰國時王孫賈之母倚門而望子歸來。后因以“倚門”為盼子還家的典故。
【例句】 ①料喜鵲先知,飛來報了,日日倚門等。(趙善括《摸魚兒》[被楊花帶將春去]1983)這里用以想象家人盼歸的急切之情。②鵲報倚門人,安輿扶上了,更親擎。(姜夔《小重山令·趙郎中謁告迎侍太夫人,將來都下。予喜,為作此曲》2185)這里以“倚門人”婉言趙郎中之母。
上一篇:典故《倚遍闌干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倚馬成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