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詞· 樊榭山房詞》新詩鑒賞
詞別集,九卷,包括正集二卷,續集二卷,集外詞五卷,清厲鶚撰。鶚見《樊榭山房集》。
厲詞多為描寫四時風物、幽山僻水之作,藉以寄托其落拓孤寂的情懷,如陳廷焯所言其詞如“幽香冷艷,如萬花谷中,雜以芳蘭”(《白雨齋詞話》),使讀者從凡庸俗囂中超脫出來,沉浸于詞人所描繪的意境中:“憑畫檻,雨洗秋濃人淡。隔水殘霞明冉冉,小山三四點。”(《謁金門》)“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拏音遙去,西巖漁父初宿。”(《百字令·月夜過七里灘》)“月中何限怨,念王孫草綠,孤負空香。冰絲初弄,清夜應訴悲涼。玉斝相思一點,算除是連理唐昌。閑階淡成夢,白鳳流翎,寫影蕓窗。”(《國香慢·素蘭》)詞中所描寫的意象都經過了詞人的嚴格挑選,把其中最富表現力的組合起來,以突出純潔高雅的境界。
厲氏善于煉意、煉句、煉字,例如《摸魚兒·燕城清明》本寫思鄉情緒,他卻從蕪城清明時節天氣晴朗、節日歡鬧寫起:“杏餳香,鬧花門巷,家家風外晴穩。”用以反襯自己“酒惡寒輕,只是無人問”的凄涼。《齊天樂·吳山隔望天際雪》寫道:“瘦筇如喚登臨去,江平雪晴風小。濕粉樓臺,釅寒城闕,不見春紅吹到。”起句便奇,筇杖“喚”人去登臨,本來盼望春天,而闖入眼中的卻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釅”也用得很精彩,寒氣之濃有如酒“釅”,這不僅點明了天氣之冷,也還在暗示空氣中所含水氣之濃。其他如“逆溪流云去,樹約風來,山翦秋眉”(《憶舊游》)中的“約”字“翦”字,突出秋季的風勢浩大和山色依約、樹陰濃密。
《玉漏遲·永康病中夜雨感懷》寫病中聽秋雨的感受:“薄游成小倦,驚風夢雨,意長箋短。病與秋爭,葉葉碧梧聲顫。”戶外的梧桐在秋風秋雨中所發出的聲響仿佛是人的呻吟。這是詞人獨特感受。
厲詞由于內容狹隘,過分雕琢詞句,有時不免流于瑣碎。
厲氏是浙派詞后勁,他可與朱彝尊并稱,但厲以后浙派再沒產生有廣泛影響的詞人了。
樊詞集收入《樊榭山房全集》。此書有光緒十年(1884)錢塘汪氏惟曾匯刻本。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秋窗隨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詩學纂聞》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