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海虞詩苑
地方詩集。十八卷。清王應奎編纂。王應奎(?—1757)字東溆,號柳南,常熟(今屬江蘇)人。諸生,博學能詩,著有《柳南詩鈔》、《柳南隨筆》。“海虞”為常熟古名,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分吳縣虞鄉置海虞鄉,隋平陳并入常熟縣。此編選詩自清初錢陸燦至清乾隆初葉童隱止,作者凡一百八十三人,詩一千六百八十八首。常熟自錢謙益反對明前后七子模擬詩風形成虞山詩派以來,作者輩出,其著名者就有馮舒、馮班、錢陸燦、錢曾、錢龍惕、吳歷等,在清初詩壇與云間詩派、婁東詩派鼎足而三。后歷時既久,或遺編零落,散在他所;或姓氏沉淪,不省誰作……若任其放佚,不簡擇匯成一書,久益消亡莫考”(見陳祖范序)。王氏熟諳邑中掌故,苦心搜討二十年乃成此書。原定編二十四卷,先梓成十六卷,編者應邀編輯《奉賢縣志》,暫時停止。后又編成兩卷,“甫經脫稿,小傳尚缺”,王氏去世,故十七、十八兩卷僅有詩無傳。前十六卷每位詩人皆附小傳,仿《中州集》、《列朝詩集》“以詩存人”之意。編者引錢謙益《與施偉長書》中語:“小傳之作,務在采取佳事佳話以為點綴,正不必多引列傳、家譜板實語,沒卻前人風華也。”故傳中所記多為瑣言細事,與正史列傳專記官職遷轉不同。此編之作還意在“發潛闡幽”,對于享大名之錢謙益一首不選,對于有專集行世者,采掇從略,對于“布衣窮老之士”則細加搜集,以不負其一生吟詠苦心。如果“其人可傳”,詩雖不甚工,亦加以選錄。所選之詩,“茍有關于邑中山川風俗、人物事跡者,即詩僅平通,亦必節取”(皆見《凡例》)。此書有陳祖范序,有王應奎子錫畬、師韋及孫紹祖、紹昌所寫跋語。有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刊本。古處堂藏板。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海藻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清詩別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