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王寂
鷓鴣天·秋后亭皋木葉稀
秋后亭皋木葉稀,霜前關(guān)塞雁南歸。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機,沙鷗相對不驚飛。柳溪父老應憐我,荒卻溪南舊釣磯。
王寂生于金,長于金,二十余歲就進士及第,仕途上也較順利。然而,金代局勢始終動蕩不安,這在每一位文人心中抹上濃重的陰影,隱逸就成了許多文人重復歌唱的主題,即使挫折較少的王寂也是如此。他晚年“自為壽”時曾云:“好賦歸歟,收拾個、經(jīng)卷藥爐活計。”(《洞仙歌》)這首詞更是集中地抒寫了他歸隱山水、忘卻塵世的心愿。
上片描寫景物,景中寓情。首二句突出季候特征。“亭皋”,水邊平地。鄉(xiāng)野亭皋,秋后樹葉稀落;北地關(guān)塞,霜前群雁南歸。深秋季節(jié),蕭條冷落,充溢著肅殺之氣。從下文看,此詞似作于晚年。這里在寫景中透露出暮年的心態(tài)。經(jīng)歷了人世滄桑,飽嘗了酸甜苦辣,步入了人生的晚秋,心情落寞,凄苦寂寥,這與周圍的景物、環(huán)境相吻合。此時,詞人特別希望能遠離喧鬧的塵世,尋覓一方樂土,安逸地度過余生,讓疲倦的身心得到徹底的休息。在這樣的心境下去擁抱自然,暮秋景色依然有動人之處。接二句筆鋒一轉(zhuǎn),格調(diào)趨于輕快,曉云纏繞山腰,山色空濛迷離;待到云消霧散,群山清新挺拔。溪水潺潺流淌,平日細瘦如帶;及至宿雨來時,水面陡然加寬變肥。美好可愛的景物都能給人以心理的慰藉,故詞人特意去詠寫它們。
下片直抒其情,點明題旨。混跡官場,要會鉆營,斗心機。詞人本來就不樂此道,年紀大了以后,更加守拙自安,寄情山水。“吾走矣,久忘機”,是心灰意懶,也是對勾心斗角的官場的譏諷。詞人早有歸隱之心,所以視沙鷗為老朋友,相對不驚。這里用《列子·黃帝》中海上之人無機心時狎鷗鳥而不驚的典故,表現(xiàn)自我回歸到大自然,如魚得水,融洽無間。結(jié)句宕開一筆,寫他人的感受,側(cè)面道出自己深深的懊悔。詞人當年或許在“柳溪”居住過,后來誤入塵網(wǎng),一去多年。舊時相識的柳溪父老想必一直在為他惋惜,可憐他多年來的仕途奔波、顛沛流離,以至很久都沒有享受到垂釣溪南,怡然自得之樂了。結(jié)尾虛擬,筆法更變幻多姿。
這首詞以煉字煉句之工見長。如上片末二句的“瘦”與“肥”,一狀深秋山形清削峻峭;一寫雨后溪水陡然上漲,形容恰到好處,構(gòu)思新穎奇特。這兩句又是工整的對句,充分顯示了詞人遣辭造句的工力。此外,景物的描繪、感情的抒寫多跳躍變化。其感情跳躍的脈絡是從悲到喜,再從喜到悔,它是隨著所狀景物的轉(zhuǎn)換而變化的,很耐人回味。
上一篇:(金)劉仲尹《鷓鴣天·樓宇沉沉翠幾重》原文賞析
下一篇:(金)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