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元獻赴杭州,道過維揚,憩大明寺,瞑目徐行,使侍史讀壁間詩板,戒其勿言爵里姓氏,終篇者無幾。又俾誦一詩云:“水調隋宮曲,當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國,廢沼尚留名。儀鳳終陳跡,鳴蛙只沸聲。凄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徐問之,江都尉王琪詩也。召至同飯,飯已,又同步池上。時春晚,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書墻壁間,或彌年未嘗強對,且如‘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對也。”王應聲曰:“似曾相識燕歸來。”自此辟置館職,遂躋侍從矣。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引《復齋漫錄》
[述要] 有一次,晏殊(字元獻)去杭州,經過揚州時下榻于大明寺。寺中墻壁上有不少題詩,晏閉目徐步,讓侍從念題詩,但告戒他不要報出作者的姓名、官職、籍貫,很少有詩能讓晏從頭聽到尾的。這時,侍從又念了一首。晏聽罷,問明是江都尉王琪所作,就請他來共餐。飯后又同至池邊散步。這時正是暮春時節,落花片片。晏說:“每逢我做了一句好詩,就把它寫在墻壁上,以便對出下句,有的甚至過了一年還對不出,如‘無可奈何花落去’這句詩,至今沒對出下句呢。”王應聲說:“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大為賞識,舉薦他任館職,終于躋身為皇帝的侍從。
[按語] “無可奈何”一聯,晏殊后既用于《浣溪沙》詞中,又用于七律《示張寺丞、王校勘》頸聯。
[事主檔案] 王琪 宋詩人。字君玉。成都華陽(今四川成都)人。舉進士,調江都主簿。仁宗天圣三年(1025)試學士院,授館閣校勘。五年,簽書南京留守判官事。慶歷七年(1047),使契丹還,以刑部員外郎、知制誥責授信州團練副使。歷知潤州、江寧、鄧州、饒州、杭州、揚州。以禮部侍郎致仕。其詩時有奇句,如《無弦琴》、《絕句二首》等。有《漫園小稿》傳世。
上一篇:《遂及我私 蕭琛 李彪》
下一篇:《鄭虔三絕 鄭虔 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