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陳傅良
字君舉,號止齋,溫州瑞安(今屬浙江)人。少時為文,不隨流俗,自成一家,為世所重。曾受學于鄭伯熊、薛季宣,傳永嘉之學。入太學,與張栻、呂祖謙等友善,得切磋之益。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中進士甲科,教授泰州,以薦入朝為太學學錄,出為福州通判。光宗立,提舉常平茶鹽、轉運判官。光宗紹熙三年(1192)除起居舍人。次年,兼中書舍人。因光宗不納諫勸,掛冠而去。寧宗即位,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寧宗嘉泰二年(1202)知泉州、辭,授集英殿修撰,進寶文閣待制。次年,卒,謚文節。傅良為南宋重視實學之道學家,自三代以下之學靡不研究,必稽考得其實而后已。自井田、王制、司馬法、八陣圖之屬,皆深研其究竟,務期于實用。著有《詩解詁》、《周禮說》、《春秋后傳》、《左傳章指》、《歷代兵制》、《永嘉八面鐸》等。論者以為其詩格“蒼勁,得少陵一體”(見《宋詩鈔》)。其詩雖多題贈酬酢之作,但其中不少描寫儒者的情志、胸懷、抱負與人格,如《讀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除夕用前韻》(又添犬馬齒)、《寄題陳同甫抱膝亭》、《送鮑清卿教授莆中》、《懷同舍石天民編修》、《夷門歌送修德還闕》、《述懷》、《送辛幼安帥閩》等都是這類作品。詩文收入《止齋文集》。葉適為撰墓志銘。《宋史》卷四三四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陸游傳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陳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