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湯顯祖
初字義少、義叔,改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別署清遠道人,晚號繭翁。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出身于書香門第,幼從羅汝芳受學,又從徐良傅習古文詞。年十四,補縣諸生。弱冠即有文名,常與里中謝廷諒、曾粵祥、吳拾芝等相唱和,稱為“臨川四雋”。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舉鄉試。萬歷四年春,客宣城,與沈懋學、梅鼎祚游。旋入南京國子監讀書。萬歷五年,因不肯依附首相張居正,落第而歸。萬歷十一年,即張居正去世后一年,才考中進士,授南京太常博士,歷南京詹事府主簿,遷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萬歷十九年,上《論輔臣科臣疏》,揭露時弊,抨擊朝政,貶為廣東徐聞典史。萬歷二十一年春,量移浙江遂昌知縣。在任五年,多善政,如興建書院,遣囚度歲觀燈,抑制豪強等。并編所著詩文為《玉茗堂文集》。萬歷二十五年,赴京上計;次年,告歸。從此,不再出仕,退居玉茗堂中,潛心于戲曲創作,先后寫出《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等傳奇,“每譜一曲,令小史當歌,而自為之和,聲振寥廓,識者謂神仙中人云”(鄒迪光《臨川湯先生傳》)。萬歷三十年,李贄自殺于獄中,作《嘆卓老》詩哀悼。晚年,好佛典,卻并未忘情于世,如其所自言:“天下忘吾屬易,吾屬忘天下難也。”(《答牛春宇中丞》)顯祖雖為戲曲大師,但其詩、文亦卓然成家,僅詩就存二千多首。論詩力主抒寫真情,反對前后七子摹擬之風,常謂“世總為情,情生詩歌”(《耳伯麻姑游詩序》)又強調要有“自然靈氣”(《合奇序》)。《列朝詩集小傳》稱其“少熟《文選》,中攻聲律,四十以后,詩變而之香山、眉山,文變而之南豐、臨川”。其詩以絕句為佳,律詩稍遜。狀景寫物之詩,清新警拔,寫志抒懷之作,則慷慨而沉郁。顯祖去世后五年,即熹宗天啟元年(1621),吳興韓敬輯其詩文,合刻為《玉茗堂全集》;思宗崇禎九年(1636),沈際飛又刻《玉茗堂選集》,其中收有《臨川四夢》。今人錢南揚、徐朔方將其現存作品加以校訂,合編為《湯顯祖集》,后徐朔方又有《湯顯祖詩文集箋注》行世?!睹魇贰肪矶鹩袀?。生平事跡,又見鄒迪光《臨川湯先生傳》(《調象庵集》卷三三)、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中。今有徐朔方《湯顯祖年譜》、《黃芝岡《湯顯祖編年評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江湖派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