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美預相嵩席。出桑落酒飲之。相曰:“張謂詩云:‘不醉郎中桑落酒,’此酒肇唐耳。”王曰:“《水經注》載此酒,想采此詩。” ○明·曹臣《舌華錄》卷七
[述要] 王世貞(字元美)應邀參加嚴嵩的宴會。嚴拿出桑落酒請大家飲,說:“唐朝詩人張謂有‘不醉郎中桑落酒’之句,可見桑落酒始于唐代。”王接著就說:“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也提到這種酒,想來一定是根據張謂這句詩記載的。”
[事主檔案] 王世貞(1526—1590) 明文學家。字元美,號鳳洲、弇州山人。太倉(今屬江蘇)人。嘉靖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因其父為嚴嵩所害,曾作長詩《袁江流鈐山岡》、《太保歌》等,揭露嚴氏父子罪惡。與李攀龍同為后七子首領,主張散文唐以后勿論,詩采漢魏六朝與盛唐諸家,倡導復古摹擬。晚年主張稍有改變。所撰《藝苑卮言》是其文學觀點的匯集,其中論述南北曲產生原因及其優劣,時有創見。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等。一說傳奇劇本《鳴鳳記》也是他的作品。
嚴嵩(1480—1567) 明詩文家。江西分宜人,字惟中,一字介溪。弘治進士。嘉靖七年(1528)進南京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后官至禮部尚書。二十三年,任首輔。前后專國政二十余年。以子世蕃和趙文華等為爪牙,操縱國事,晚年漸為世宗疏遠。著有《鈐山堂集》。
上一篇:《枇杷非琵琶 莫是龍 袁福徵 屠隆》
下一篇:《梅花無稱呼 楊士奇 楊榮 楊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