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貞元朝士
【出典】 唐·劉禹錫《聽舊宮中樂人穆氏唱歌》詩:“曾隨織女渡天河,記得云間第一歌。休唱貞元供奉曲,當時朝士已無多。”(見《全唐詩》卷三六五)
【釋義】 貞元為唐德宗李適年號。唐順宗李誦于貞元二十一年即位,改元永貞,進行了一場政治改革。八個月后,順宗退位,改革失敗。劉禹錫為參加改革的官員之一。他在詩中以貞元朝士喻指曾經參加改革的官員,有“當時朝士已無多”語,感嘆故舊零落。
【例句】 ①貞元朝士苦無多,公今未華發。重向紫宸朝路,立鹓鸞前列。(仲并《好事近·宴客七首。時留平江,俾侍兒歌以侑觴》其一1286)這里化用劉禹錫詩語,感嘆同朝居官的故交已經零落。②桃花滿觀,與貞元、朝士同看。(劉克莊《漢宮春·呈張別駕》2601)作者回憶在京舊事,句中以“貞元朝士”喻指當時在朝的官員。③看貞元、朝士誰存者。桃滿觀,幾開謝。(劉克莊《賀新郎·送黃成父還朝》2625)這里以“貞元朝士”喻指作者與黃氏昔日在朝時的同僚。④閣中蕓冷,觀中桃謝,誰問貞元朝士。(劉克莊《鵲橋仙·答桃巷弟和篇》2640)這里以“貞元朝士”喻指包括作者在內的昔日朝官。⑤嘆貞元、朝士無多,又日冷湖陰,柳邊門鑰。(張炎《解連環·拜陳西麓墓》3470)這里化用劉禹錫詩語,感嘆昔日居官的南宋遺民多已零落。⑥貞元朝士已無多,但暮煙衰草,未忘得春風窈窕。(張炎《霜葉飛·毗陵客中聞老妓歌》3499)這里化用劉禹錫詩語,感嘆南宋遺民多已謝世。
上一篇:典故《謫仙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赭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