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寂
字元老,薊州玉田(今屬河北)人,宗出北宋三槐王氏。其父王礎系金初名士,仕金四十年。寂于金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登進士第。世宗大定二年(1162),為太原祁縣令。大定十五年,曾奉使往白霫治獄。大定十七年,以父喪歸,次年起復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遷通州刺史兼知軍事,又遷中都副留守。大定二十六年冬,因救水災失職,由戶部侍郎出守蔡州。大定二十九年被命提點遼東路刑獄。章宗明昌(1190—1195)初,召還,終于中都路轉運使,卒年六十七。謚文肅。寂為大定、明昌年間的著名詩人,元好問稱其“專于詩”(《中州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詩境清刻镵露,有戛戛獨造之風”。寂生活在金中葉,是金代的相對穩定時期,可是由于仕途曾遭挫折,所以詩中時有倦于仕宦、向往歸隱的內容,并有牢騷,如七言長篇《拙軒》,對為官的心勞政拙多有煩言,希望“歸丘陵”。如《易足齋》、《日暮倚杖水邊》、《元夕有感》等也都流露出這種思想。元好問指出后一首中“殘夢關河鰲禁月,舊游燈火馬行春”是“人共傳之”(《中州集》)的佳句。寂詩對稍后的王若虛、李俊民有影響。著有《拙軒集》。《全金詩》收錄其詩二百七十八首、斷句六。《大金國志》卷 二八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王子安集注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