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戊辰五月四日,憶與家兄漢魚嗣皋、迂客嗣協,招集吳下名士金亦陶侃、俞犀月、惠元龍周惕、徐大臨昂發、張日容大受泛舟閶門,縱觀競渡。時紅妝掩映,綺羅燭天。日容得句云:“隔船可許分明見?五尺珠簾煙雨封。”舉座稱善。大臨戲謂曰:“子近視,故詩云爾;余所見則不然也。”因賦詩云:“群群翠鬢斗雙鴉,畫槳相銜壓浪斜。莫道分明看未得,湘簾如霧不藏花。”余調停其間,為賦詩云:“風吹咳唾弄雛鶯,掠鬢憑肩個個情。十里城壕鋪鏡面,珠簾浸入總分明。” ○清·顧嗣立《寒廳詩話》
[述要] 康熙二十七年五月端午節,顧嗣立與其兄顧嗣皋(字漢魚)、顧嗣協(字迂客),招集在蘇州的名士金侃(字亦陶)、俞瑒(字犀月)、惠周惕(字元龍)、徐昂發(字大臨)、張大受(字日容)等,泛舟于蘇州閶門一帶,盡情觀賞競渡盛況。其時游船如織,眾人的錦衣繡服撩人眼目,更有盛妝女子,時時閃現于珠簾之后。張緣景賦詩云:“隔船可許分明見?五尺珠簾煙雨封。”張詩當即贏得舉座稱善。唯有徐對張開玩笑道:“你眼患近視,看不真切,故作如此描繪,我所看到的,全然不似這般。”說罷也賦詩云:“群群翠鬢斗雙鴉,畫槳相銜壓浪斜。莫道分明看未得,湘簾如霧不藏花。”顧嗣立見二人觀感各執一端,為此調停而賦詩一首云:“風吹咳唾弄雛鶯,掠鬢憑肩個個情。十里城壕鋪鏡面,珠簾浸入總分明。”三詩命意相同,但夸飾有別,讀來各具情趣。
[事主檔案] 徐昂發 清詩人。榜姓管,字大臨,號畏壘山人。江蘇昆山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進士。歷官編修、江西學政。雍正初以事遣戍新疆。長于考證。未第時,作《宮詞百首》,遍播旗亭酒社間。著有《畏壘山人集》、《乙未亭詩集》、《畏壘山人筆記》。
上一篇:《擊筑歌《大風》 劉邦》
下一篇:《初知平仄 向日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