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埋輪
【出典】 《后漢書》卷八六《張皓傳》附《張綱傳》:“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多歷顯位,唯綱最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于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貍!’遂奏曰:‘大將軍冀,河南尹不疑,蒙外戚之援,荷國厚恩,以芻蕘之資,居阿衡之任,不能敷揚五教,翼贊日月,而專為封豕長蛇、肆其貪叨,甘心好貨,縱恣無底,多樹諂諛,以害忠良。誠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謹條其無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齒者也。’書御,京師震竦。”
【釋義】 東漢安帝時,選張綱等八人為使到各地巡視。七人皆受命出發,而張綱卻將車輪埋于洛陽都亭,表示決心留在京師彈劾權貴。后因以“埋輪”為彈劾權貴的典故。
【例句】 才自搴帷問俗,無復埋輪當道,一路盡澄清。(趙善括《水調歌頭·餞吳漕》1989)這里說江右政治清明,沒有貪官惡吏,無需再有如張綱這樣的人來糾彈。意在頌美吳漕的政績。
上一篇:典故《埋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履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