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渭南先祖(與)內官正樞密,盡宗人之分,然彼我不均,后懷輕謗之色。忽因過飲,語及桓、靈信任中官,多遭黨錮之罪,而起興廢之事。樞密深憾其譏,詰曰:“吾弟所有宮詞,天下皆誦于口。禁掖深邃,何以知之?”建不能對……(因)為詩以讓之,乃脫其禍也。建詩曰:“先朝行坐鎮相隨,今上春宮見長時。脫下御衣偏得著,進來龍馬每交騎。常承密旨還家少,獨奏邊情出殿遲。不是當家頻向說,九重爭遣外人知?” ○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下 事亦見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四四、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四。
[述要] 王建(曾為渭南尉)和宮內的王樞密是同族,二人常有往來。后來,由于言語不當,產生隔閡。有一次,二人小酌,王建喝酒過量,信口說道:“東漢桓帝、靈帝因過分信任宦官,正直的士大夫被誣為‘黨人’,而遭牢獄之災,于是,漢室才會衰亡。”王樞密疑心王建是借古諷今,譏刺他擅權誤國,便責問王建:“你的宮詞,傳誦天下。宮詞說的是深宮秘事,宮禁嚴密,你怎會知道的?”王建無言可答。后來寫了首詩,才解脫了這場無妄之災。詩云:“先朝行坐鎮相隨,今上春宮見長時。脫下御衫偏得著,進來龍馬每交騎。常承密旨還家少,獨奏邊情出殿遲。不是當家頻向說,九重爭遣外人知?”意謂宮中之事,倘若不是本家你向我講起,我身在宮外,怎會知道?王樞密怕被牽累,也就不敢告發王建了。
[事主檔案] 王建(約767—約830) 唐詩人。字仲初。許州(今河南許昌)人。出身寒微。元和間為昭應丞、渭南尉,大和初官至陜州司馬。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其以田家、蠶婦、織女、水夫等為題材的詩篇,對時政弊端及民生疾苦頗有所反映。所作《宮詞》一百首,則多描寫宮廷內的奢華生活,對后世此類作品影響頗大。有《王司馬集》。
上一篇:《舉杯大言 姜寶 汪道昆》
下一篇:《乘船避難 華歆 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