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慣是人在一定生活情景下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特征。比如,兒童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完成這種動作已成為他們的需要。生活習慣有好壞之分。因此,對生活習慣的評價涉及科學、美學和道德問題。生活習慣鮮明地體現著一個人的性格和生活節律。按時學習、工作、勞動和休息、進餐、鍛煉及睡眠,能使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成為一種生活美,節奏美,不僅對人的個性品質的形成和發展,對人的健康、學習和勞動,以及對集體和社會有重要影響,而且能使人產生美的節奏感。節奏感的產生以刺激物的周期性以及呈現的適當速度為重要條件。節奏是美感的重要來源。人的身體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各組織與系統有規律有節奏地活動著。因此,在家庭中,家長應按人體活動規律和學習、工作、生活的需要,為孩子建立一個科學的合乎節奏美要求的生活作息制度,養成有規律有節奏、積極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不僅有助于孩子身體健康,提高學習效率,而且也是培養其良好品德,形成生活節奏美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理論思維方法
下一篇:電視節目的選擇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