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金徽
【出典】 南朝梁·蕭繹《詠秋夜詩》:“秋夜九重空,蕩子怨房櫳。燈光入綺帷,簾影進屏風。金徽調玉軫,茲夕撫離鴻。”(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二五)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蜀中雷氏斫琴,常自品第,第一者以玉徽,次者以瑟瑟徽,又次者以金徽,又次者以螺蚌之徽。”唐·李商隱《寄蜀客》詩:“君到臨邛問酒爐,近來還有長卿無。金徽卻是無情物,不許文君憶故夫。”(見《全唐詩》卷五四○)
【釋義】 金徽,本指金制的琴徽。琴徽為嵌在琴面上標識音節的小點,后亦用作琴的代稱,李商隱詩中的“金徽”即指琴。
【例句】 ①坐玉石,敧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黃庭堅《水調歌頭·游覽》386)這里的金徽指古琴。意謂獨坐石上。撫琴以表達心曲。②嘆將愁度日,病傷幽素。恨入金徽,見說文君更苦。(周邦彥《掃花游》[曉陰翳日]597)這里的金徽指古琴,意為滿腹愁怨完全寄托在琴曲之中。③一片花飛,人駕彩云去。應是蛛網金徽,拍天寒水,恨聲斷、孤鴻洛浦。吳文英《祝英臺近·悼得趣,贈宏庵》2899)這里的金徽指琴。意為“得趣”亡后,古琴已被蛛網塵封,更使人悼念。④恨入金徽孤鳳語,愁得文君更苦。(汪元量《惜分飛·歌樓別客》3341)這里的金徽指古琴。意為把離情別恨都譜入琴曲之中,這更使“客”感到分外痛苦。
上一篇:典故《金張許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金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