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學高天下,而不好為人師。姬傳是時為孝廉,傾心先生之學,欲奉為師。此書末,先生繳其稱謂云:“非徒自顧不足為師,亦非謂學如足下,斷然以不敏謝。古之所謂友,蓋分師之半,無妨交相師,以求十分之見。茍有過則相規,便是在人不在言,斯不失友之謂。” ○清·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
[述要] 戴震學問很好,但不喜好做人老師。姚鼐(字姬傳)做舉人時,佩服戴的學問,要奉戴為師。戴寫信給姚,在陳述去掉“老師”這一稱呼時說:“我不僅僅不足以當老師,而且學問也不如足下,所以只能斷然敬謝不敏。古代所謂朋友,就是老師的一半,我們不妨相互為師以求得十分,如果有過錯,就相互規勸。這樣重視人,而不重視虛名,就不失朋友這一稱謂了。”
[按語] 《與姚孝廉姬傳書》見《戴震集·文集》卷九。時戴年三十三,姚鼐年二十四歲。姚書《惜抱軒文集》未收錄。
上一篇:《無奈毛君 王端淑 毛奇齡》
下一篇:《無異佛經 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