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六賊
【出典】 《涅槃經》卷二三:“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菩薩摩訶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刼一切諸善法故。”《文選》卷一一晉·孫興公(綽)《游天臺山賦》:“蕩遺塵于旋流,發五蓋之游蒙。”唐·李善注引《中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釋義】 佛教稱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為六賊,因為它們會引起人們的種種煩惱。
【例句】 ①六賊會須知悔改,除貪愛,剎那跳出娑婆界。(可旻《漁家傲》[理性本來長自在]2428)作者為僧人,詞中用以指明擺脫煩惱的出路。②六賊村中無暫息,四蛇篋內更相攻,誰是主人公。(凈圓《望江南·娑婆苦六首》其三2431)作者為僧人,詞中用以敘寫堪忍界中眾生的諸多煩惱。
上一篇:典故《六花如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六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