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紀歌謠
系《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古代歌謠的總稱。據載,《古事記》中收約113首,《日本書紀》中收約128首,除兩者重復的約50首外,實收約200首。此外在《風土記》、《古語拾遺》、《佛足石歌》、《琴歌譜》和《萬葉集》中也收存少量古代歌謠。歌謠均用 “萬葉假名” (一種借用漢字的音訓標注日語發音的字母)寫成。其內容涉及面極廣,如狩獵、捕魚、祭祀、戰斗、離別、望鄉、勞動、戀愛、酒宴等,具有感情質樸、粗獷、樂天、自然、開朗等特點,并多用“枕詞”、反復、對句、重疊、比喻等表現技巧,富有韻律美。它不僅可以口頭吟唱,也可作為舞曲或戲劇的歌詞來演唱,如《古事記》中的“久米歌”等。原古代歌謠的格律并不謹嚴,每句音數不定,初多為6音和8音,后逐漸固定為5音和7音,遂形成以此為基調的各種歌體。如“片歌”、“短歌”、“長歌”、“旋頭歌” 、“四句歌體”和“佛足石歌體”等。“記紀歌謠”可謂日本 “和歌”之始祖,對后世 “和歌” 的歌體、創作技巧和內容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例,也是研究古代歌謠和古代人民的思想、風俗等的珍貴資料。
上一篇:西巫拉帕
下一篇: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