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經(jīng)語言研究
詩經(jīng)學專著。向熹撰。全書六章。第一章略述《詩經(jīng)》來源以及歷代整理研究概況,有緒論性質(zhì)。第二章《詩經(jīng)》的文字。論述《毛詩》與“三家詩”的文字差異、《毛詩》內(nèi)部的文字差異、《毛詩》篇名與詩句的重出,舉例相當詳備。第三章《詩經(jīng)》的用韻和今讀。第四章《詩經(jīng)》的詞匯。論述《詩經(jīng)》里各種詞匯、詞義,以及《風》、《雅》、《頌》的詞匯比較,探討《詩經(jīng)》對漢語詞匯發(fā)展的影響。第五章《詩經(jīng)》的句法。在大量統(tǒng)計數(shù)字的基礎(chǔ)上,論述了詩句的語法結(jié)構(gòu)和句讀分合,并逐次分析《詩經(jīng)》的各種句式,最后分析了詩句的加字、重復(fù)、省略和倒裝。第六章《詩經(jīng)》的修辭和章法。列舉修辭方式凡十四種,有一部分是編者歸納出的新例。章法部分,采用前人成說為多,經(jīng)歸納分類,條理更加清楚。本書特色一是長于統(tǒng)計。書中指出《詩經(jīng)》出現(xiàn)的單字有二千八百二十六個,一個字可以是一個詞,也可能僅是一個組成復(fù)音詞的詞素。《詩經(jīng)》中這樣用作詞素的字約三百四十九個,詞的數(shù)目卻有三千四百個,包括單音詞二千五百個,復(fù)音詞九百個。《詩經(jīng)》以四字句為主,也有一些非四字句。整部《詩經(jīng)》共計有七千二百八十四句,其中四字句就有六千六百六十七句,占全書百分之九十二,非四字句六百一十九句,占全書百分之八。除了四字句以外,對于各種字數(shù)(自二字至八字)的句子、單義詞、多義詞以及一字多音和不常見音等等,也都逐項作了專門統(tǒng)計和說明。二是分析詳審。作者分析歸納《詩經(jīng)》十四種修辭方式,并舉例加以說明,又從分析詞義入手,專門寫了《〈風〉〈雅〉〈頌〉的詞匯比較》一節(jié),從稱呼和等級名稱,國家、朝代和部族名稱,歷史人物名稱,祭祀方面的詞匯等七個方面舉例說明《國風》和《雅》、《頌》應(yīng)用語言詞匯的明顯差別。三是資料詳備。如本書對《詩經(jīng)》篇名和詩句重出的例子,搜集得十分齊備,列出篇名重出的共九組二十一篇;詩句兩句重出的十三組,三句重出的三組,四句重出的六組,六句重出的一組。《生民》、《萚兮》、《正月》、《天作》諸篇某些詩句,曾有過兩種、三種甚至四種斷句方式,書中皆一一舉例加以評介。毛、鄭與朱熹《詩集傳》分章不同的詩有八篇,本書書末曾列表述其異同。四是時有新見。如作者認為《詩經(jīng)》詞匯雖然豐富,但有不平衡的一面;《詩經(jīng)》詞匯雖然豐富而且重要,仍然只是上古漢語詞匯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整個上古漢語詞匯。作者曾經(jīng)編纂過《詩經(jīng)詞典》,掌握和積累了大量資料,從而保證了本書的質(zhì)量。《詩經(jīng)語言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經(jīng)詞典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經(jīng)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