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王文正
【出典】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前集卷二《丞相王文正公(旦)》:“字子明,魏州人,中進士第,位至太尉,配享真宗廟庭。”又,卷五《丞相沂國王文正公(曾)》:“字孝先,青州人,由鄉貢試禮部,御前皆第一相。”參見“三槐手種”條。
【釋義】 王旦、王曾皆為北宋名臣,皆謚文正。王旦為真宗朝宰相,王曾為仁宗朝宰相。二人皆有王文正公之稱,王旦又稱魏國文正公,王曾又稱沂國文正公。詩詞中常借以詠貴臣、名相。
【例句】 右執金戈,左持金印。功名當似王文正。(吳申《七娘子·賀人子晬》3089)這里以王文正為喻,祝賀友人之子將居顯位。
上一篇:典故《王摩詰畫作新圖》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王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