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宣雅
五幕話劇。作者蘇叔陽。最初發表于《人民戲劇》1978年第5期,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出版單行本。該劇是粉碎“四人幫”后較早出現在舞臺上并取得一定成就的戲劇作品。劇中從描寫北京新華醫院科研工作的一個側面,揭示了從四屆“人大”召開到1976年1月周恩來逝世這一特殊時期的政治斗爭,尤其是作者寫出了人民對于周恩來總理的愛戴之情,同時真實地寫出了當時“左”傾路線的統治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危害。劇中主人公方凌軒是一個有正義感、追隨共產黨多年的老知識分子,他的生活信條是“干工作,要像春蠶吐絲,兢兢業業,到死方休;做人,要像點著的蠟燭,從頭燃到腳,一生光明”。他帶領“03”科研小組的科研人員,根據周恩來同志的指示研究治療冠心病的有效藥物,但被誣蔑為為城市老爺服務,致使壯志難酬。劇中人丁文中是戲劇舞臺上鮮見的形象。他的性格詼諧爽朗,疾惡如仇,幾十年行醫養成的求實精神與當時流行的翻云覆雨、為我所用的幫風水火不容。他知人論事,入木三分,作者對這一人物的描寫非常成功。把老一代知識分子作為主人公使之走上戲劇舞臺,是我國二十多年來不多見的。他們剛正不阿,實事求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同“文革”時期舞臺上的“英雄”迥然不同。劇中反面人物莊濟生,作者并沒把他“臉譜化”、簡單化,而是揭露他極端個人主義的內心世界。同時,吳愫心、梁晨等人物也都十分傳神。該劇的語言錘煉準確,使人物富于個性。特別是丁文中的語言,詼諧幽默,辛辣尖刻,把一個倔強、正直、不與惡勢力妥協的老中醫的形象表現得維妙維肖。該劇經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后,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上一篇:蘇守平《丹鳳眼》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郗仲平《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