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經詞典
詩經學工具書。①向熹撰。詞典正文前有王力序,凡例十二則,漢語拼音索引和部首檢字表,正文后有《詩經》原文及用韻,又有附錄五種,書末有《后記》。正文收錄《詩經》所有單字二千八百二十六個,作為字頭;同時收錄復音詞近一千條,《詩經》的解題和有關《詩經》研究的術語三百馀條,共計一千三百十八條,兼有語文詞典和百科詞典的某些特點。本書釋詞,比較準確、精練、通俗。每詞首先提出編者自己的意見,并引《經義述聞》等專書作為立論依據,后面附以《毛傳》的說法,供讀者參考。有的義項《辭海》、《辭源》皆未收,頗能顯示專業詞典的特色。篇名題解,或立新說,或采舊解,亦能各得其宜。例如《陳風·月出》題解說:“這首詩寫男子在月下懷念美人,情思宛轉,節奏優美,是一首別具風格的雙聲疊韻詩。”《唐風·葛生》的題解,則兼采各說,不作定論。但特意指出以“葛生”起興與古俗有關,很有參考價值。本書注音,包括漢語拼音、反切、中古音和上古音。反切主要依《廣韻》;《廣韻》未收的依《集韻》,反切前加星號表明;《集韻》也未收的,用其他書中的反切,標出書名。注明每一首詩的韻腳及其所屬韻部。又音、舊讀,亦適當收錄,堪稱資料豐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②萬祥禎編著,袁梅審訂。為董治安、王世舜主編《先秦要籍詞典》的一種。正文前有前言、凡例、篇目簡稱對應表、音序索引、筆畫檢字表等。本詞典以釋詞為主要任務,收錄《詩經》中的全部單字、單音詞,兼收意義不可分割的復音詞和結構穩定、使用頻率較高的詞組。計三千八百九十六條,按音序排列字頭三千零一十九個。不收《詩經》篇名和有關《詩經》的專門詞語。本詞典所收條目的釋義,只釋其在《詩經》中的含義,凡《詩經》中不曾出現過的義項,一律不作解釋。有歧義者,則參校異同,斟酌得失,擇善而從,一般不排列異說。注音則一律注今音,不注古音。本書釋義文字簡明,不標出處,不征引訓釋文字和書證,釋義后,即標出有關例句,排列非常醒目,故同時又具引得的功能。本書作者收詞立目,能吸收歷代研究成果。如《豳風·東山》“有敦瓜苦”,其中的“瓜苦”《鄭箋》說是“瓜之瓣有苦者”,實即指苦瓜。本詞典gua讀音下即以“瓜苦”立目,釋義謂“‘苦瓜’之倒文,即瓠瓜”,即采聞一多、余冠英二家之說。另有一些條目的解釋,根據公認的校勘成果。但書中也有一些立目未能盡當,如在“心”字下,不收“吹彼棘心”(《邶風·凱風》)的例句,而在“棘”字下另出“棘心”詞目,卻又不列與之對應的“棘薪”條目,自亂其例。某些詞本有不止一個義項,本詞典僅列一種解釋,也是美中不足。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經原始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經語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