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王夫之詩文集
詩文別集。三十六卷,其中《薑齋詩集》凡十八卷。清王夫之撰。夫之在明思宗崇禎十六年癸未(1643)春刊刻詩集《漧濤園初刻》,亂后,版片散逸。清世祖順治五年戊子(1648),又編其詩作為《買薇集》,不久為“土人弄兵者劫奪”。夫之一生寫詩頗多,因多觸時忌,家又貧困,故其詩絕大部分在作者生前及身后很長時間內(nèi)未曾刊刻。清圣祖康熙(1662—1722)間,夫之子王敔刻《船山五十自定稿》、《六十自定稿》、《七十自定稿》三卷,湘西草堂藏板。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鄧顯鶴編《沅湘耆舊集》,征求夫之遺詩。夫之后裔王世全與鄧合編《船山遺書》,后遂陸續(xù)刊佈。穆宗同治四年(1865),曾國藩、曾國荃在南京刻《船山遺書》。德宗光緒十三年(1887),又在衡陽加以補(bǔ)刊,其中共收詩集十五種、十八卷:(一)《五十自定稿》一卷,所錄之詩最早作于順治五年戊子,最遲者寫于康熙七年戊申(1668);(二)《六十自定稿》一卷,所錄皆作者五十歲至六十歲之間詩篇前有自敘;(三)《七十自定稿》一卷,所錄皆作者六十歲至七十歲之詩,前有自序;(四)《柳岸吟》一卷,寫于五十歲至六十歲之間,其中多為和明代理學(xué)家陳獻(xiàn)章(白沙)、羅倫(一峰)、莊昶(定山)之作;(五)《薑齋詩分體稿》四卷,按體編排,每體中按年編排,多作于康熙十九年庚申至二十七年戊辰;(六)《薑齋詩編年稿》一卷,寫于康熙八年己酉至十五年丙辰;(七)《薑齋詩剩稿》一卷,錄詩十四首,其中一首寫于順治十五年戊戌;(八)《落花詩》一卷,寫于順治十七年庚子冬至次年春,包括《正落花詩》十首、《續(xù)落花詩》三十首、《廣落花詩》三十首、《寄詠落花詩》十首、《落花諢體》十首、《補(bǔ)落花詩》九首;(九)《遣興詩》一卷,寫于康熙二年癸卯,包括《讀甘蔗生遣興詩而和之》七十六首、《廣遣興》五十八首;(十)《和梅花百詠》一卷,寫于康熙四年乙巳,包括《詠梅詩》百首和《追和王百谷梅花絕句》十首;(十一)《洞庭秋詩》一卷,寫于康熙八年己酉,包括《洞庭秋》三十首;(十二)《雁字詩》一卷,寫于康熙八年己酉至九年庚戌,包括《前雁字詩》十九首、《后雁字詩》十九首、《題蘆雁絕句》十八首;(十三)《仿體詩》一卷,寫作時間不詳,錄詩三十八首,皆為仿明代名詩人的七律名作,起自劉基,終于陳子龍、顧開雍,如仿袁凱《白雁》、仿高啟《梅花》等;(十四)《岳馀集》一卷,寫于崇禎十六年癸未、十七年甲申,當(dāng)時夫之逃避張獻(xiàn)忠之征召,匿于衡岳;(十五)《述病憶得詩》一卷,為作者臥病期間憶得崇禎八年乙亥至順治四年丁亥所寫作品七十馀首,編為一集。以上從第八種到第十三種六種六卷被作者自標(biāo)為《夕堂戲墨》。此十五種詩集皆為作者所自定。中華書局1962年將此十五種詩集標(biāo)為《薑齋詩集》與《薑齋文集》合為《王船山詩文集》排印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夫之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闿運(y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