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西方神學觀與《詩經》
歐洲基督教來華傳教士以神學觀審視中國典籍,反映在他們的《詩經》研究上。意大利人利瑪竇(Matteo Ricci)是開創神學臆說的鼻祖。他試圖以漢籍證明上帝基督并非虛構,基督教義也并非虛妄。其以中證西之法有二:一是從漢籍中尋找“上帝”字樣,并對此做出解釋;一是以基督教教義為所本,牽強附會地來闡說孔孟之道??滴跄觊g來華的某些法國傳教士有“象征派”之稱,他們也沉潛漢籍,深鉆細研,并以“秘義說”(Hermetism)解中詩。白晉(J.Bouvet)聲稱,圣嬰誕生的秘密見之于《詩經·大雅·生民》。后來,有的教士覺察到,中國典籍并非總能充當西方神學的代言者,甚至針對兩者抵牾之處,提出質疑,法國人孫璋(A.de laCharme)即是一例。他在《性理真詮》中指出:“中國經書但云:‘洪水滔天,壞山襄陵?!辉坪樗担吘篂楹?且不書其年月,降于何時?!边@里雖講中西差異,但仍堅持以西方神學為準則。十九世紀,漢學研究逐漸從神學束縛中解脫出來,其學術視角開始發生變化,《詩經》更多地被當作文學作品來研究了。及至二十世紀,美國詩人龐德便公開聲稱,基督教徒(按:指英國傳教士理雅各)搞的譯本,盡管詞語譯得正確,精神卻完全走了樣。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褚亮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西江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