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貝瓊
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崇德(今屬浙江)人。少學詩于元名詩人楊維楨,年四十八始領鄉(xiāng)薦,成舉人。張士誠據江浙,隱于殳山,屢征不就。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征修《元史》。洪武六年,除國子助教。洪武八年,遷中都國子學助教,教功臣子弟。洪武十年,致仕,卒于家。瓊大半生生活于亂世,向往歸田隱居,而由于戰(zhàn)爭、動亂,難求一隅樂土。其詩反映了時代的苦難和詩人對安定和平生活的追求。如《暮春雜詩》云:“世亂疲奔走,空傷萬事非。塞鴻還北度,戎馬未南歸。樂土居人散,豐年野客饑。閉門風雨過,一徑落紅稀。”又《晚眺》詩云:“極目三邊靜,傷心萬室空。斷山明落日,飛藿卷回風。漢節(jié)無歸使,夷歌有野童。煙塵幾時稀?歸釣古城東。”這些都是其有代表性的作品。瓊詩沉警似杜甫,在明初足以名家,但只有五言律體較為成功,其他體裁與五律不稱。其七言歌行頗有元末明初吳派詩人之特點,注重詞藻與音節(jié)諧婉,如《醉芙蓉嘆》、《題火龍烹茶圖》、《徐給事山水歌》皆是這類作品。有《清江集》。《明史》卷一三七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詩評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貞豐詩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