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幡瓠葉①,風吹葫蘆葉亂翻,
采之亨之②。采來做菜可佐餐。
君子有酒③,主人藏有好陳酒,
酌言嘗之。請客一嘗杯斟滿。
有兔斯首④,幾頭野兔鮮又嫩,
炮之燔之⑤。有煨有烤香噴噴。
君子有酒,主人藏有好陳酒,
酌言獻之。斟酒一杯敬客人。
有兔斯首,幾頭野兔鮮又嫩,
燔之炙之⑥。有的烤來有的熏。
君子有酒,主人藏有好陳酒,
酌言酢之⑦。賓客回敬滿杯斟。
有兔斯首,幾頭野兔嫩又肥,
燔之炮之。有的烤來有的煨。
君子有酒,主人藏有好陳酒,
酌言酬之。賓主勸酒都干杯。
(采用程俊英譯詩)
[注釋]①幡幡:反復翻動的樣子。瓠(hu):冬瓜、葫蘆等的總名。②亨:同“烹”。之:指瓠。③君子:指主人。④斯:語助詞。首:頭只。⑤炮:在炭火上煨熟。燔:在火上烤熟。⑥炙:在火上熏熟。⑦酢:以酒回敬。
[賞析]這是貴族宴會賓客的詩。《詩序》認為是“刺幽王”,實在是穿鑿附會。方玉潤說:“大抵古人燕賓,情真而意摯,不以豐備而寡情,亦不以微薄而廢禮。瓠葉、兔首固不必拘,然總是微薄意。”他的話道出了詩的主旨。
《詩經(jīng)》中宴會賓客的詩很多,有的描寫賓主歡樂之情,如《鹿鳴》。有的刻畫主人好客之意,如《伐木》。有的渲染酒菜之美盛,如《魚麗》。有的則突出菜肴之簡約,如本篇。讀者將這些詩對照起來讀,《詩經(jīng)》時代貴族宴飲的概貌可見一斑。
全詩四章,每章后兩句是只改動一字的疊唱,形式上同《國風》相近。但全詩均用賦句,不像風詩中多用興句,這又是兩者不同之處。首章賦瓠葉,后三章賦首兔,以此二菜勾勒出宴席的簡約,用詞倒也是頗為簡約的。此外,四章的疊唱中分別實之以“嘗、獻、酢、酬”四個字,一方面井然有序地寫出了貴族宴飲依禮而行的過程,另一方面又從這井然中透露出熱烈歡快的情緒來。賓主們不因為菜肴簡約而掃了興致,相反依舊是你來我往地敬酒,吃得津津有味。陳延杰《詩序解》稱《瓠葉》“有不任欣喜之狀”,也許便是這首詩的弦外之音吧。
不過,從總體來看,《瓠葉》在《小雅》中算不得上乘之作。方玉潤批評它“格調(diào)平庸,詞意膚淺”,確實不算苛求。同樣是宴飲詩,我們只要看看《鹿鳴》的音節(jié)和暢,《伐木》的閑雅委婉,《魚麗》的重彩渲染,就可以感覺到此詩的枯澀了。這類詩可能創(chuàng)作年代較早,所以技巧手法尚不成熟。三百篇中這類詩不在少數(shù),讀者宜細加鑒別,不可一味崇信。
上一篇:《狼跋》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白駒》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