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跋其胡,① 老狼踩著脖子底下聾拉皮,
載疐其尾。② 又把它的尾巴踩。
公孫碩膚,③ 這位公孫大肚皮呀,
赤舄幾幾。④ 穿著大紅勾勾鞋。
狼疐其尾, 老狼踩著它的長尾巴,
載跋其胡。 又踩著脖子底下皮耷拉。
公孫碩膚, 這位公孫大肚皮呀,
德音不瑕。⑤ 他的名聲可不佳。
(余冠英譯)
【注】①跋:踩。胡:老狼頸下垂肉。②疐(zhi):同跋,踩。③公孫:指幽公的后代。碩膚:大肚皮。膚古與臚字同,即肚皮。④赤舄(xi):紅鞋,為公侯所服。幾幾:彎曲的樣子。按這種鞋前端尖而上翹。⑤瑕:讀作假,義同嘉。
這首詩是對一位貴族的諷刺。詩用漫畫似的筆法描繪了這位公孫丑笨的步態和體型。他的步態活象一只老狼。據說,老狼頸下長有懸肉,向前走就踩住了這懸肉,朝后退又踩住了它的長尾巴,進退兩難。(《毛傳》)一說是:“狼性不能平行,每行,首尾一俯一仰。首至地則尾舉向上,胡舉向上則尾疐至地。”(《朱子語類》)總之都是丑態百出。何以如此呢,就是因為太胖了,脂肪太多,而又皮膚松弛,又腆著個大肚子,試想,這人的步態,是多么令人發笑。下面又寫他的“大紅勾勾鞋”,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這副尊容簡直就是馬戲團里的小丑;但是作者的本意是標明他的身份:他原來還是個大官呀!或者是說:他還在那里自顯尊榮、大擺架子呢!把他的丑態與他的身份聯系起來,諷刺來得更為深刻,啊,原來當官的就是這副蠢相。這無意中就由對公孫個人的嘲諷上升為對養尊處優的貴族階層的鞭撻了。
第二章前三句是第一章的重復,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句、第二句次序換了一下,這除了更換韻腳、以求變化外,似乎更有一種揶揄的味道:顛而倒之,盡情戲耍。以上的描寫和渲染是比較充分了,作者最后水到渠成,點出了“他的名聲可不佳”,卒章顯志,戛然而止。一幕喜劇結束了,其深長的意味留到了落幕之后。
關于這首詩的諷刺,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和一個腦滿腸肥的貴族開玩笑,比喻他胖得象老狼一下,行走艱難,一起一伏,但又宣揚他聲名德行很好。這樣說來就是一首諧謔詩了。如果“德音不瑕”的“瑕”讀本字,可以這樣理解,古時不少人就是這樣理解的,韓愈在《進學解》中也用這首詩前面兩句意思以自嘲,道是“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跋前躓(同疐)后,動輒得咎。”
上一篇:《狡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瓠葉》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