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辛棄疾
字幼安、坦夫,號稼軒居士。濟南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少嘗往燕山。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南歸,為江陰簽判。淳熙八年(1181),累官至兩浙西路提刑,罷居上饒帶湖,始以稼名軒。知福州。寧宗慶元二年(1196),徙居鉛山縣期思市瓜山之下。嘉泰三年(1203),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知鎮江府。開禧元年(1205),罷歸。卒,恭帝德祐元年(1275),謚忠敏。棄疾之詞,“橫絕六合,掃空萬古”(《后村集·辛稼軒集序》),“悲壯激烈”(《宋史》本傳),“經子百家,行間筆下,驅斥如意”(《詞苑萃編》卷四徐釚按語),為宋之大家。棄疾詩,原收《辛稼軒集》,《集》已早佚,殘存者僅一百四十一首(內一首殘篇)。陸游《劍南詩稿》卷五七《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詩云“稼軒落筆凌鮑謝”。劉克莊《后村詩話·后集》卷二贊其《送別湖南部曲》“悲壯雄邁”,惜其為詞所掩,未能為人所知。他如《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格調高雅,曲盡武夷之妙,《感懷示兒輩》、《趙文遠見和用韻答之》、《傅巖叟見和用韻答之》、《諸葛元亮見和復用韻答之》則轉而為深沉,抒心中郁結。堪稱作者。其文“英偉礌落”,“筆勢浩蕩”(《辛稼軒集序》)。《宋史》卷四○一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辛亥革命詩詞選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遼事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