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
【題解】
本則選自《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自暴者(1),不可與有言也(2);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3)。言非禮義(4),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5),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6),舍正路而不由(7),哀哉!”
【注釋】
(1)自暴:傷害自己。(2)有言:談論善言。(3)有為:有所作為。(4)非:非議;否定。(5)居仁由義:心中保持仁,行動遵從義。居,保持。由,遵從。(6)曠:空缺。(7)由:行。
【導讀】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公孫丑上》)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仁義禮智的本心,人應當發揚這些優秀的品質。放棄仁義禮智,就是自暴自棄的人,這樣的人,是絕望的人,難以救藥。
上一篇: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性猶湍水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