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金元部分· 松雪齋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十卷,外集一卷,其中詩四卷,元趙孟頫撰。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宋太祖子趙德芳之后,因賜第湖州,故為湖州(今屬浙江)人。至元二十三年(1286)為行臺御史程鉅夫所舉薦歷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四朝,受到歷朝皇帝的寵信,官至翰林承旨,卒追封魏國公,謚文敏。
趙氏工書法,精通繪畫、篆刻,是位藝術才能較全面的藝術家。他身為宋朝宗室近親而出仕元朝頗為人所輕,其詩中時時流露出追悔與自責,并表現出對南方故土、南朝故國的懷戀和對歸隱的向往,比較深刻地展示了內心深處的隱與仕的矛盾。其《罪出》一詩不僅表白了為饑寒而出仕,而且詩中充滿了羞慚和悔恨:“在山為遠志,出山為小草。古語已云然,見事苦不早。平生獨往愿,丘壑寄懷抱。圖書時自娛,野性期自保。誰令墮塵網,婉轉受纏繞。昔為水上鷗,今為籠中鳥。哀鳴誰復顧,毛羽日摧槁……骨肉生別離,丘垅誰為掃?深愁無一語,目斷南云杳。慟哭悲風來,如何訴穹昊。”《題岳鄂王墓》是悼念民族英雄岳飛的,“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譴責了南宋君臣的茍安政策,也包含了亡國的悲痛。趙詩大多還是應制、酬唱、題詠之作。其《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是《詩經·七月》之后全面描寫農村男耕女織生活的組詩,從元月到十二月每月農事都十分細微具體地寫入詩篇,雖然其中帶著很大的理想化成分,但從中也可看出即使在沒有天災人禍的太平歲月中農民生活也是很辛苦的:“老農氣力衰,傴僂腰背曲。索绹民事急,晝夜互相續。”即便如此有時不免有饑寒之虞。
趙詩古體氣格卑弱,其七律七絕瀟灑雅麗,有時故作健筆,則多流于膚廓。詩中佳句多于佳篇,明顯地表現出作者才力不足。
趙集為其子趙雍所編,戴表元為之序(署大德二年)。現尚存有元刊本,明清兩代屢有刊刻,卷數稍有區別。常見者有商務印書館所編《四部叢刊》本。另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排印《趙孟頫集》較完善。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水云樓詞輯校》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陳子昂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