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轉燭
【出典】 唐·杜甫《佳人》詩:“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見《全唐詩》卷二一八)
【釋義】 杜甫在《佳人》詩中描寫了一位貴族小姐,由于戰亂、家道衰敗而被丈夫拋棄。詩中用“萬事隨轉燭”寫出了世態炎涼變化莫測如風中之燭。后遂用為典實。
【例句】 聚散摶沙,炎涼轉燭,歸去來兮萬事休。(劉鎮《沁園春·和劉潛夫送孫花翁韻》2472)這里的“炎涼轉燭”指世態炎涼變化莫測。用此典以寫仕途官場之險惡。因此只有歸隱,才能萬事皆休。
上一篇:典故《走龍蛇》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追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