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楚辭燈》新詩鑒賞
《楚辭》注本,四卷,清林云銘撰。云銘字西仲,福建侯官(福建省福州市)人。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曾官徽州通判。著有《挹奎樓集》《莊子因》等。林氏著此書頗自負,他一筆否定過去的《楚辭》研究與注釋,說:“二千年中,讀《騷》者悉因于舊詁迷陣,如長夜坐暗室,茫無所睹。”而對自己的書則說:“脈絡分明,使讀者洞如觀火,還他一部有首有尾、有端有緒之文。”并言自己之注,譬若楚辭之燈,有此,則“屈子之文,可以燭照無遺,即其志亦可以昭垂忽替,而萬世之綱常有賴矣。”其實這個注本是通俗注本,沒有詳密的考證和瑣碎的注釋,大多數注文言簡意明,但基本上也可以使讀者弄懂原文,有助于初學。其中亦有作者的獨見,如論及《離騷》中“求女”里說:“其敘求女皆古賢后,如虙妃驕傲既不足求,而有娀二姚,又不能求。差惟不能求,所以成其為賢后。原意謂牝雞無晨,君所聽信者,必如賢后則可,不然未有不為夏喜、殷妲、周褒、晉驪之續。”斷為不滿南后鄭袖之詞,所謂“求女”是為楚王求賢后,這是一怪論。在解釋《九歌》時,否認了這些詩章與巫風之盛的關系,并認為這些詩也是因為“竭忠被斥,無所控訴,不得已求之于神,冀有以自白其心。且多不遇,尤覺悲慘,若《湘君》《湘夫人》二篇,即《離騷》求有娀二姚之意。”這種解釋不管正確與否,確是林氏獨創。此書共收《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招魂》《大招》,并都斷為屈原所作,卷首有《楚懷、襄二王在位事跡考》《史記·屈原列傳》,每篇前有總論,后有疏解,眉目清晰。
有清初“經國堂”刻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于肅愍公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白沙子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