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金圣嘆選批唐詩》新詩鑒賞
唐詩批選本,七卷,明末清初金人瑞批選。人瑞(1608?~1661)一名喟,字圣嘆,又一字若采。江蘇長洲(江蘇省蘇州市)人。少年倜儻不群,好為怪文,明亡后絕意仕進,從事學術研究和文學批評活動,在當時影響很大。順治十八年(1661)因“哭廟案”被殺。
此書是金氏為其子金雍講解唐代七言律詩的底本,共分析批選了五百九十五首,以選許渾(34首)、李商隱(29首)、溫庭筠(20首)作品最多。因金氏另有《杜詩解》,故杜詩一首未選。圣嘆論詩受到公安派影響,強調性情,認為詩中的篇章結構、格律聲韻都是由性情決定的,但他在分析具體作品時還是按照批點時文的辦法,多講起承轉合,特別是把一首完整的七律,中間一刀分為前解后解,一解為四句。這很難適應千變萬化的唐詩,給讀者以削足適履之感。金氏所以如此做,在于他把八句律詩看成是固定程式的。他認為:如果律詩沒到八句,則不能使“綱領之昭暢”,如果超過八句必流于“蕪穢”,所以他說:“其(指七律)四句之前開也,情之自然成文。一二如獻歲發春,三四如孟夏滔滔。其四句之后合也,文之終依于情,五六如涼秋轉杓,而七八如玄冬肅肅也。”可見雖然他認為應該是“情生文”,但具體到律詩上還是“文生情”的。所以他那么看重許渾作品也不是偶然的。
書中所選作品,有相當的一部分并非佳作,這一方面是由于其藝術鑒別力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封建意識作怪。如金在批點張謂《南園家宴》時說:“唐人詩直是羽翼圣經,助流風化,不止作韻語而已。”因為這首詩描寫了大官僚家庭內部妻妾和諧,共同奉戴夫主,表現了“閨門肅雍”,所以金氏才大加贊美,可見其見識。全書疏解語言通俗,解釋詳盡,便于初學。
此書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排印本,后附圣嘆論詩尺牘一卷。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浩歌堂詩鈔》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唐詩評選》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