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 浩歌堂詩鈔》新詩鑒賞
詩別集,十卷,清末民初陳去病撰。去病(1874~1933)原名慶林,字柏儒,號佩忍、巢南、病倩、垂虹亭長等,江蘇省吳江縣人。清諸生,留學日本后接受了革命思想。光緒三十二年(1906)加入同盟會,與柳亞子等組織了革命文學團體南社。辛亥革命之后追隨孫中山先生,并多次參加了反袁和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晚年逐漸頹唐。
陳氏為清末詩壇革命者,在反清斗爭的政治宣傳鼓動中,他以詩歌為武器,使詩歌直接服務于現實斗爭。如《稼園哭威丹》《正月廿日會葬鑒湖女俠于西泠湖畔》《重九歇浦侯官林獬,儀真劉光漢》等作品或通過對革命烈士的哀悼,或通過與故友唱和用以表達作者對腐朽的專制政治的深切痛恨和振興中華、進行民主革命的壯志。作者用詩歌激勵民族精神:“秋深木落山如薙,風雨蕭蕭晝閉門。聞與青年話青史,靈旗隱約降精魂。”(《為諸生講史》)
陳詩還記錄了作者奔走四方、從事革命活動的情景,如《十月二十七日自潮海赴香港中夜望海有作》:“試問深宵際,燈花焰若何?歸期終恍惚,陳約屢蹉跎。北極腥風動,南天熱血多。吾曹應有事,努力礪干戈?!杯h境的險惡,反動力量的強大,革命志士的犧牲精神,作者的憂心和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都表達得十分生動。
陳詩質樸平實,通俗流暢,富于氣勢,在南社詩人作品中是藝術成就較高的。
陳集中有《松陵詩派行》一詩,以七古長歌的形式論述了自漢朝嚴忌以來吳江詩歌的發展變化。
陳集包括《東江行》《壯游集》《黟山集》《袖錐集》《嶺南集》《呻吟集》《光華集》《湖上集》《護憲集》《近游集》《從征集》《南雍集》等。
有1924年《百尺樓叢書》本。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詞林摘艷》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金圣嘆選批唐詩》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