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閑話《玉堂閑話》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玉堂閑話》三卷,五代·王仁裕作,《宋史·藝文志》入“子類小說類”, 《郡齋讀書志》入“史部地理類”,云: “王仁裕撰。晉天福三年(938),仁裕被命使高季興,記自汴至荊南道途賦詠及飲宴酬唱,殆百余篇。”《崇文總目》則著錄為十卷,入“傳記類”。又,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四“類對”引作國初范質《玉堂閑話》,未詳所據。原書今已散佚,《太平廣記》、《資治通鑒考異》等書中有引錄的佚文,本書記雜史瑣聞,屬于隨錄式的筆記性質,不像唐人那樣刻意制作小說,所以情節較為粗略,文字簡樸,一般說來故事性較差。但它題材多樣,廣泛表現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且有不少唐五代野史軼事,可以作為正史的補證。而本書對后世頗有影響,許多篇章給擬話本小說提供了創作素材,或者啟發情節構思。特別是下面選錄的兩篇斷獄故事,類似題材為唐人小說不多見,可以視作開創宋以后公案小說的先河,是由唐至宋小說表現范圍進一步擴大的跡象。按,王仁裕(880—956),字德輦,天水(今甘肅天水)人。為人俊秀,以文辭知名。唐末為秦川節度判官,后仕蜀為翰林學士;后唐莊宗平蜀,仍命為秦川節度判官,廢帝時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學士;歷后晉為諫議大夫,后漢為翰林學士承旨而入后周,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仁裕曾夢剖其腸胃,以西江水洗滌,由是文思大進,于是集平生所作詩萬余首,名《西江集》,凡百卷,惜已佚亡。另著有《乘輅集》五卷、《紫閣集》五卷、《紫泥集》十二卷、《紫泥后集》四十卷、詩集十卷、《開元天寶遺事》四卷。又,范質(911—964),字文素,大名宗城人。后唐長興四年(933)舉進士,為忠武軍節度推官,累遷至比部郎中,知制誥;歷仕后漢、后周,入宋,加侍中,進封魯國公。質性卞急,好面折人,以廉潔耿介自持,所得祿賜,多給孤遺。臨終,戒其子勿請謚,勿刻墓碑。著有文集三十卷、《通錄》六十五卷、《邕管記》行世。
喬力
上一篇:玄怪錄《玄怪錄》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世說新語《王子猷》原文|注釋|賞析|譯文